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是脑部最恶性的肿瘤,疗效和预后差异较大,亟需筛选和研究其预后因子及分子机制。替莫唑胺是广泛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化疗药物,但脑胶质瘤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自噬的途径来抵抗由替莫唑胺造成的杀伤作用。本文前期在国际TCGA数据库与中国人脑胶质瘤组织芯片中进行研究,寻找在脑胶质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可以作为预后因子的基因。随后,通过表观遗传学手段寻找该预后因子在肿瘤中表达升高的机制,并通过过表达/干扰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药物干预下细胞毒性的影响并探索该预后因了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分子机制。通过前期对TCGA数据库与中国人脑胶质瘤组织芯片的研究,首次发现SNARE家族蛋白FDGM2在脑胶质痛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old Change=5.12,P=0.016),并且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的独立化疗(Log Rank P=0.006)和预后因子(Log Rank P=0.007)。同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以浓度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提高FDGM2基因的表达水平。过表达/干扰FDGM2基因可以在体内体外水平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水平及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随后,通过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等方法发现替莫唑胺可以诱导腑胶质瘤发生细胞自噬而促使细胞存活且FDGM2可以通过溶酶体与自噬体的融合调节细胞自噬的过程;进一步通过自噬抑制剂氯喹及siRNA方法干扰自噬关键基因ATG5可以回复由FDGM2对替莫唑胺对细胞的敏感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FDGM2基因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及化疗疗效因子,并通过细胞自噬途径来调节细胞对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的敏感程度,该研究可以为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新药研发提供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