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矫正术后不填塞的可行性探讨

来源 :2011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wewrasf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不进行鼻腔填塞的可行性,以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给耳鼻喉科医师减轻负担。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由作者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50例,其中包括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70例和鼻中隔成型术80例,其中随机选择55例术后进行鼻腔填塞,95例术后不填塞,均进行单纯鼻中隔手术或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鼻中隔如有活动性出血,须电凝止血,渗血则不处理,切口不缝合或缝合切口上端一针;术后观察患者渗血、鼻堵、流泪、头痛,进食及失眠情况。结论:鼻中隔矫正手术,术后不填塞是可行的,甚至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都不需换药,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耳鼻喉医生的工作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变应性鼻炎(AR)是以TH1/TH2型免疫失衡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并涉及到调节性T细胞(Treg)。已知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调节AR的免疫失衡,但其存在来源少及效果欠佳等不足。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可提供无限来源的MSCs(iPSC-MSCs)且较成体干细胞有更大的优势,本课题拟体外观察iPSC-MSCs对AR患者外周血中各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将iPSs经体外诱导成MSCs并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学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于2008年在南昌制定了中国的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CPOS-2008)。文章在总结临床病例基础上,分析该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2008年6月到2009年11月(共1.5年)收集门诊和病房3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该指南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标准等进行诊治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入路切除上颌窦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方法:2003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鼻泪管前径路和鼻泪管后径路的多种方式切除上颌窦病变139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4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28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骨瘤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检查,可疑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同步行MRI检查,影像资料导入术前、术中PACS工作站。鼻泪管前方径路采
目的:利用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额窦口治疗慢性额窦炎,以探讨额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8例慢性鼻窦炎(均含有额窦炎)患者,均为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某院住院接受额窦球囊扩张术联合FESS手术并且术后定期随访(随访>3个月)。取术中、术后1个月和3个月额窦口处黏膜标本;观察术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症状、额窦口情况。以无鼻窦炎病史的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对照,于
目的:本研究着重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病理形态出发,根据SNIP特有的病理特点及Survivin和Caspase-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关因子Survivin及Caspase-3在SNIP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SNIP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SNIP的临床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对SNIP的治疗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实验组(SNIP组)选取200
目的:对鼻内镜在鼻中隔鼻整形术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21例外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塞和外鼻畸形。手术方法:于鼻小柱前面中下1/3交界处做“V”形切口,向两侧延伸至大翼软骨前缘,紧贴大翼软骨、侧鼻软骨膜表面分离皮肤、皮下组织达鼻骨下缘,纵行切开鼻骨骨膜及侧鼻软骨膜,分离软骨膜并在内镜下分离鼻骨及上颌骨额突表面的骨膜。将畸形部分骨质复位。以软骨刀将左侧侧鼻软骨与中隔软骨交界处切开,鼻内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男性生理状态下,非稳态呼吸模型中鼻腔气流的数值模拟研究及与稳态呼吸层流模型中的数值比较。方法:对经过筛选的正常成年男性头部CT进行扫描三维重建,使用Fluent2.0软件模拟正常人鼻腔、鼻窦结构,使用鼻阻力仪测定平静呼吸时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作为入口边界条件,根据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正常鼻腔在非稳态呼吸状态下气流速度、压力、分布、迹线和鼻窦气流交换等参数。并将同样情
目的:应用siRNA技术干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SP基因表达,并探索其对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影响,观察对AR鼻黏膜局部炎性细胞游走及炎性介质的合成释放的影响,从而在基因水平寻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设计、构建和筛选对P物质mRNA抑制表达效率高的siRNA序列,合成化学修饰的P物质siRNA (SP-siRNA),通过变应性鼻炎小鼠鼻腔给药,进行动物整体水平的小干扰RNA治疗研究。干扰RN
目的:探讨下鼻甲缩容法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248例,鼻镜检查见下鼻甲肿大,不光滑,麻黄素回缩差,行下鼻甲缩容术治疗。结果:248例随访半年至一年,治愈135例(54 .4%),显效72例((29%),改善32例(12.9%),无效9例(3.7%)。结论:下鼻甲缩容切除了部分下鼻甲骨及黏膜,基本保持了下鼻甲正常解剖形态,避免了因下鼻甲骨切除后下鼻甲黏膜堆积于下鼻道,又扩大鼻腔空间
目的:本研究通过2组病例对2种下鼻甲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疗效及临床实用性。方法:以鼻塞症状为主的单纯下鼻甲肥大49例,49例患者随机分入2组,A组29例,采用表麻下双侧下鼻甲射频消融,B组20例,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双侧下鼻甲黏膜下骨成形术,即黏膜下部分切除并外移。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患者配合情况。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下鼻甲黏膜下骨成形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