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二胺为碱性介质,当n(TEOS):n(Zn(NO)):n(CTAB):n(HNCHCHNH):n(HO)=1:0.01:0.13:2.2:120合成Zn-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XRD、IR、N吸附脱附和NH-TPD等方法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典型的六方介孔结构特征,孔径分布
【机 构】
:
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二胺为碱性介质,当n(TEOS):n(Zn(NO<,3>)<,2>):n(CTAB):n(H<,2>NCH<,2>CH<,2>NH<,2>):n(H<,2>O)=1:0.01:0.13:2.2:120合成Zn-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XRD、IR、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方法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典型的六方介孔结构特征,孔径分布较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酸性。
其他文献
以Ru为活性组分,采用初湿浸渍法以SiO和AlO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钌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通过TG、XRD等检测手段研究了CO在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以及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Ru/AlO为载体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性能优于以SiO为载体催化剂上C选择性氧化性能。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TiO-AlO复合载体,并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磷化钼催化剂。考察了还原磷化终温及助剂对其HD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00℃左右为最适合的还原温度,在此温度下的脱硫率达到97.9%。当助剂含量分别为5%镍或7%钴时,催化剂的DBT加氢脱硫率最高。
主要研究了低碳烷烃芳构化催化剂的性能。利用催化剂评价装置,系统试验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载体对低碳烷烃芳构化的影响。并加入稀土元素对低碳烷烃芳构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纳米HZSM-5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烷烃的脱氢活性,促进了芳构化反应能力的提高;稀土金属元素的引进提高了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光催化下通过双环戊二烯分子内[2+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高密度笼状烃五环[5.3.0.0.0.0]十烷,考察了光敏剂浓度和光照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增大光敏剂浓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反应进行,光照时间与反应收率成线性关系。
采用高温炉焙烧、固定床高温水热处理以及热重分析(TG-DTA)方法,结合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手段,对比研究了一种纳米ZSM-5沸石。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乙醇胺催化脱氢生产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的Cu-ZrO催化剂。考察了铜锆原子比,沉淀终点pH,沉淀温度,反应混合溶液浓度,NaOH溶液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对催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与Zr原子比为1,沉淀pH=6.0,沉淀温度60℃,溶液浓度0.3mol·L,NaOH浓度4.41mol·L,焙烧温度500℃时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效果最好,产品收率达到93%。
向二元MgAl体系中添加过渡金属元素是改变其结构及其衍生物性能的方法之一。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催化剂前驱体MgR-AlFe-CO-LDHs(R=M/M,α为Fe的质量分数),经500℃焙烧得到镁铝铁复合氧化物。用XRD、TG-DTA、低温N吸附、XPS和苯酚吸附等方法详细研究了焙烧产物的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性能,以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新技术制得超分散纳米MoS。产物具有粒径小、形状均一和良好油溶性等。以其为前驱物便捷制得Mo/AC(活性炭)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使用时无需高温焙烧、还原和硫化。通过萘加氢模型反应,表明其活性优于传统Mo/γ-AlO催化剂。
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有机金属铜前驱体二甲胺基-2-丙氧基铜与MCM-41表面羟基的相互作用得到一种能稳定存在的表面有机金属铜络合物。IR、XRD、XPS与DRS结果表明,该络合物通过铜前驱体整体键合在分子筛表面上得到,中心金属铜仍以二价的形式并以四配位的状态存在,此表面络合物的形成并没有改变分子筛载体的介孔结构。
分别用Hammett指示剂法、表面零电荷点ZPC(Zero Point ofCharge)、CO化学吸附和CO(NH)TPD法对几种AlO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进行了表征,对影响催化剂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由于产地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各种AlO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浸渍NaOH的AlO(TJ),碱强度和碱中心的数量都明显得到提高,浸渍NaCl则能明显增大酸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