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幕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并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影响切除程度相关因素进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对近期及远期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双侧精确的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55例占同期收治脑膜瘤(1206例)患者的4.56%,其中男性20例,女性35例(63.63%);平均年龄49.2岁,平均病程10个月,Simpson Ⅰ /Ⅱ切除41例(74.55%),SimpsonⅢ切除6例(10.91%),SimpsonⅣ切除8例(14.55%).术前KPS评分平均76.55分(60-100). Aziz分类:前内侧组17例(30.91%),侧组34例(61.82%),窦汇4例(7.27%).幕上型5例(9.09%),幕下型30例(54.55%),跨幕型20例(36.36%);静脉窦受累25例(45.45%),肿瘤最大直径<3cm共6例(10.91%), 最大直径3am至5cm共38例(69.09%),最大直径>5cm共11例(20%);质地坚韧32例(58.18%),软17例(30.91%),质中5例(9.09%),主要病理类型:纤维型24例(43.64%),过渡型7例(12.73%),上皮型6例(10.91%),未分型11例,砂砾型4例.幕上积水26例(47.27%),幕上脑积水发生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X2=7.274,P=0.022<0.05),与肿瘤部位、年龄、质地等无明显相关性,静脉窦受累影响切除程度(μ =3.458,P=0.001<0.05).年龄、性别、肿瘤是否跨幕、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质地,手术入路对肿瘤切除程度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41.8%),主要并发症为颅内感染7例(30.43%)和术区血肿6例(26.08%),其他包括肺炎3例,脑积水加重3例,视物模糊2例,术区积液1例,右侧肢体无力1例,大部分的并发症经治疗在出院前能控制.死亡2例(3.63%),死亡原因为内侧组肿瘤术中损伤脑干.术后随访46例,失访7例,术后近期KPS平均83.27分(60-100分),远期KPS平均93.04分(50-100分),远期KPS≤70分6例、KPS>70分40例(86.67%).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分类、术前有无脑积水、手术入路、切除程度、肿瘤质地、肿瘤病理对术后远期预后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复发率8.89%.复发率与切除程度不相关.结论:1.小脑幕脑膜瘤发生率较低,中年女性多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小脑症状和颅内压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特别是MRI、MRV/MRA可了解窦受累情况.2.肿瘤切除程度与静脉窦是否受累、肿瘤部位相关,对于附着神经血管、窦未完全闭塞的脑膜瘤采用次全切,术后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获得良好预后.3.小脑幕脑膜瘤外科手术切除疗效优,远期预后佳,并发多为围手术期并发症.4.Aziz分类方法符合神经外科医生习惯,简单易于掌握.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上,其中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颅内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能更好的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通过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2011年6~12月份脑出血的大致情况,总结出影响脑出血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脑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其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持续性高血压三种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起主导影响作用.结论:紧抓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加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的
目的:总结颅咽管瘤手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观察与护理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了手术治疗的2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的护理与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颅咽管瘤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钠代谢紊乱,经过严密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治疗所有病例均在取得预期疗效后出院.结论:加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观察与治疗护理有利于改善颅咽管瘤患者的预后.
目的:总结脑出血及其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8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43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其中1例有记忆功能障碍;2例有轻度精神症状,表现为胡言乱语.结论:做好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控制,掌握本病的临床观察重点与护理,就能对患者进行更有效、更有针对的治疗及护理,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等有积极意义。
颅脑肿瘤由于术前肿瘤的压迫和侵袭,术后极易出现神经功能的缺失,电解质紊乱和脑梗死多种并发症,术后可引起一过性的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躁狂、欣快、多语、偏执和幻觉、抑郁等,自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我科共收治300例颅内肿瘤的患者,其中术后出现精神症状者46例.此类患者的精神症状与一般精神症状相似,再加上患者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护理难度特别大.针对这一特点,首先做好患者的安全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策略,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5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
研究背景 弓形束是重要的语言功能纤维束,弓形束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在语言区相关肿瘤的术前计划和术中导航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常规的弥散单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瘤周水肿区的弓形束重建及弓形束的分支纤维显像方面具有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名为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纤维束示踪技术的新技术重建大脑恶性肿瘤瘤周水肿区的弓形束的技术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了16例累及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区的恶性肿瘤病例,且这些
研究背景 语言侧化是人类大脑的特征之一。低级别胶质瘤在显微镜下边界识别较难。对于语言区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若能判断语言优势半球,则有助于术者平衡肿瘤切除程度和语言功能保护。通过重建双侧弓形束预测语言优势半球的研究报道不少,但与判断语言优势半球的"金标准"Wada试验进行对照的研究较少,且既往研究采用的弓形束重建技术均为常规的弥散单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而用双张量的无损卡尔曼滤波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双侧弓
目的 观察分析高级别胶质瘤术后会师放化疗期间应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VPA)对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例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会师放化疗期间接受VPA治疗至少3个月的患者为观察组,术后接受VPA治疗少于3个月或未接受VPA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VPA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及临床毒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有92例(53.8%),术后放化疗期间接受
会议
目的 探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会师化放疗联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显微手术全切的高级别胶质瘤病例进行肿瘤组织CD133/Nestin双标免疫荧光染色和IDH1/IDH2基因突变检测,并随机分组,46例对照组术后ACNU瘤腔用药与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46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M-CSF治疗.观察随访两组患者的KPS评分、无瘤生存期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