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学科融合体现

来源 :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高中阶段教育的迅猛发展,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相融合,以实现"以融为用""促进新发展"的目标,继而促使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发展。而要使高中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从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提高课堂质量,为学生的融合探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高中地理融合教育的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经对高温再热器入口集箱接管座磁粉检测,发现多处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经分析认为,纵向裂纹是由结构设计不合理和吊架松动引起的,横向裂纹是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再热裂纹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文中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并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引导。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产业趋势与机遇,深度剖析了产业数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
期刊
<正>“学生视力情况分析——百分数的意义”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根据大章节学业质量标准,精准把握学情,以始为终设计章节整体目标与主题式学习任务。主题选取XX学校学生视力情况,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问题驱动、探究应用、参与解决、体会价值、学科融合、成果评价、反思深研策略推进活动任务实施与目标达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期刊
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础也在基层。但目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碎片化治理”现象,如何进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整合、完善与优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重要议题。围绕“碎片化治理”改革各地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包括网格化管理、合作治理以及协商民主的实践,这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整合,但难以克服内卷化、行政化与形式化困境。因此,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可以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通过理念重
期刊
随着电源管理IC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电源转换器的应用越发广泛,电源转换器的发展方向也是向着高效率、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功率等级等方面发展。其中隔离式反激AC/DC变换器在小功率等级为主流架构,选反激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精度,选择副边采样,但其需要将信号传输到原边控制主功率管,原副边之间需要进行电气隔离。为解决控制芯片原副边之间的隔离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模拟隔离器,可代替光耦用于AC/DC
学位
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信息披露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资金占用问题,成了现阶段上市公司的一大痛点,这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且负面影响极大,随之而来的是有关部门行政处罚的增量持续扩大(据统计,2018年29家、2019年36家、2020年59家)。现今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其背后折射的是会计问题、财务问题或公司治理问题,除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外,也有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不勤勉尽责的责任,
学位
“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机遇,“双一流”建设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理念,指明了新方向,打造了新平台。目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实现内部发展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面临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严峻挑战。因此,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把一流师资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服务地方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将筑牢
期刊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科学合理地测度经济数字化转型实际情况,本文在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内涵和驱动机制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中国经济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11—2020年中国经济数字化水平,而后由点及面地对其区域差异、时空演进动态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数字化水平总体上逐渐上升,但从其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来看基数
期刊
为阐明深水水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的释放风险,对澜沧江中下游4座梯级水库(功果桥、小湾、漫湾和糯扎渡)的沉积物和上覆水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库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在266.66mg/kg-842.87mg/kg之间平均为533.18mg/kg.各水库沉积物OP变化特征表现为功果桥水库沉积物有机磷(OP)以生物可利用OP为主过渡到其他水库以Residual-Po
期刊
民族是人群共同体,对其形成与演变(谱系)的研究充满挑战。分子人类学的兴起,给民族谱系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但受限于学科壁垒和族群理论的影响,部分学者对其应用于历史研究,乃至谱系研究是否合理深表怀疑。在评析学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匈奴核心人群的兴起为例,阐释了探索民族谱系研究新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匈奴早期人群和高勒毛都2号墓地M1大墓墓主遗传成分及墓地考古资料的分析,发现匈奴早期核心人群与蒙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