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在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于2014年4月22日播种。设两个收获期处理,分别为9月17日和9月29日。3次重复。试验地前茬为玉米,种植密度为82500株/hni2。每小区收获后取20穗玉米测定穗粗、穗长、秃尖、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收中间两行测产;利用DA7200品质分析仪测定品质。试验结果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三个品种玉米的理论产量均随着收获期的延长而减少,与众多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为:(1)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2)由表可知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虽然玉米的百粒重在增加,但玉米的秃尖也在增加、行粒数在减少,导致了玉米的减产。所以选择合适的收获期对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性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品种的改良导致种植密度的大幅度提高是玉米产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耐密型玉米品种漯
增加群体密度是近50年来世界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群体密度增大玉米倒伏风险增加.增施钾肥可以促进玉米节间发育,增加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及茎秆穿刺强度.为进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系数、方差等统计参量的小波-LBG编码算法。通过测量小波变换产生的各个子图像的熵、方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各子图像内小波变换系数间的相关性来确
本试验于2012年在辽宁省农科院沈北试验站进行.采用不同化控剂和不同喷施时期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化控剂处理设对照(清水,B0)、吨田宝(B1)、康丰利(B2);施用时期:采用单一时
4月29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提交给总理事会关于其下一任期的愿景报告中指出,今后世贸组织会加强并改善四方面的工作,并表示在当前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各国加强多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超过了物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力资源俨然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其拥有者带
期刊
本试验设置高产栽培模式和普通栽培模式2种处理.高产栽培模式(HYCS)选用郑单958(ZD958)玉米为材料,种植密度为85500株/hm2,行距60cm,小区面积为150 m2,3次重复.普通栽培模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