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观决策方面提供理论观点和战略性对策。本课题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数据、事实、研究成果为依据,主要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经验总结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调查、梳理问题,进行研究。本课题讨论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所列的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内容拟定了调查问卷,向全国有关中小学、高等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进行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分别就中小学校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归纳阐述;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是:一、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在广泛参考现有各种资源数据基础上,针对本课题需要独立研发的;二、对中外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新观点;三、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提出了应采取的三项对策: 1.加强法规建设,制定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规范;制定硬件、平台、资源、应用等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继续施行经费倾斜政策,合理规划投资比例,硬件、软件、培训经费要达到5:3:2的合理比例。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用机比例("十一五"末大中城市学生用机比达到"十五"末国际先进水平,县镇、农村学校生机比例也要做到相应提高),扩大学校联网率;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改革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应用水平,扩大应用范围;重视管理工作,成立国家教育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整合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开展数据监控;加强科学研究,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3.建议实施"明天远程学校"工程,解决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八万个教学点实时接收优质教育资源问题,提高最基层教育单位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