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并均行肩关节MRI检查,了解肩袖撕裂口大小、肩袖回缩程度、肌肉萎缩及脂肪浸润情况。关节镜下手术方式:2例单纯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有限肩峰成形术;2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有限肩峰成形术,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固定术;4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加肩袖完全修复术;3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加肩袖部分修复术。采用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关节造影术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将关节造影术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应用22例,26髋,年龄25个月-50个月,平均年龄36个月.Tonnis分型Ⅰ型2髋、Ⅱ型8髋、Ⅲ型14髋、Ⅳ型2髋,髋关节穿刺针头我们选择硬膜外针头,患者麻醉显效后,术区消毒,选择患侧S-P切口及内收肌切口,松解内收肌及髂腰肌,有两髋未打开关节囊,余患髋关
目的 分析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手术史大于2次(至少一次因骨不连而行手术治疗);3)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符合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标准;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获得完整随访者。病例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合并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者;3)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影
目的:观察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青少年柔韧性扁平足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20例(30足)青少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实施距下关节稳定术.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11±1.2岁(8~12岁),单侧10例,双侧10例.术后对围术期并发症、影像学角度测量进行随访,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使用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对24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2枚或3枚带线锚钉经ACL基底部缝合固定骨折块.术前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10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28.5岁.
目的:利用高通量ChIP-seq技术对正常后纵韧带组织(PLL)以及骨化后纵韧带组织(OPLL)进行组蛋白修饰的全面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查找差异位点并联合转录组信息预测差异位点组蛋白修饰变化的潜在关键基因进行初步的机制验证,明确组蛋白表观修饰对后纵韧带骨化症致病的影响。
目的 比较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导板截骨与传统的截骨方式的准确性,评价3D打印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3D组25例采用3D打印辅助TKA手术,术前采用薄层CT扫描对下肢进行医学图像数据采集,然后利用三维反求技术进行骨骼的三维重构,在计算机上计算截骨量,截骨角度,根据测量数据选取适合的膝关节假体,辅助
目的 设计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其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解剖特点,设计制作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2010 年1 月- 2012 年7 月,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66例Evans 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 例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基础上,使用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对小转子进行固定;对照组34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15例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3例;平均年龄37±2.1岁(23~50岁),受伤至本次手术冶疗时间平均11.2±1.5个月(9~20个月).术前常规行双侧足跟部X线侧轴位及CT检查.按Zwipp分型:Ⅱ型7足,Ⅲ型8足.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通过自体髂骨移植进行解剖重建关节盂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脱位伴有明显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5年6月,共收治24例患者,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26.5岁(17岁-39岁),左肩7例,右肩17例.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检查了解盂唇损伤情况,采用三维CT评估肩胛盂骨缺损,当肩胛盂呈倒梨形(骨缺损大于肩盂宽度的25%),取同侧髂骨2cm*1cm*1c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相邻节段退变的中长期影响。方法:2008年6月到2010年4月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合并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L4/5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采用腰痛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以及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评分评定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