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198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工作方法首次引入铁矿勘查,厘定了隐伏区铁矿勘查方法组合,取得了丰富的矿产和物探资料,揭示了该区铁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充分的依据。铁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建立了辽东硼矿新的控矿模型层状混合岩控矿模型和滑动推覆构造控矿模型,依此理论在后仙峪矿区层状混合岩下发现深部隐伏硼矿床,在宽甸砖庙矿区3个逆断层下盘探明3个大型硼矿床,取得了找矿勘探的重大突破。
本文介绍了我国锰矿资源状况,锰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勘查新进展,并估计了我国锰矿资源远景,对锰矿资源勘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北武夷永平矿集区铜多金属矿点众多,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区内地质工作程度参差不齐,找矿思路大都还停留在第一空间(0 ~500m深部)上,第二空间(500~1500m深度)找矿基本上还未启动。根据区域资料分析,在矿集区中可能存在较大面积的推覆构造,在基底老变质岩层下面可能存在永平铜矿的赋矿地层(石炭系藕塘底组)。因此,该区今后应加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尤其在永平铜矿的边深部更是寻找铜矿资源的优先部位。
“山西式”铁矿是区内乃至华北板块“邯邢式”铁矿重要的铁质来源。在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区范围内,燕山期中基性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足以影响“山西式”铁矿,使其就地改造叠加形成假整合面矿体。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未侵入到石炭系地层中,但距石炭系地层近,由于构造沟通,岩浆期后热液使“山西式”铁矿呈流体状态活化迁移到接触带,与双交代渗滤作用析出的铁质一起加人到含矿溶液中,形成接触带矿体。因此,矿区范围内奥陶系侵蚀
本文利用地震面波计算了地震层析成像资料,结果表明,在南海岩石圈及其下伏软流层中,普遍存在北西向速度结构。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了解该地区的岩石圈精细结构和泊松比分布,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认识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本研究使用纵横波层析成像得到塔里木地区岩石圈同台同源的纵波和横波精细速度结构及泊松比三维分布,分析该地区的分区构造、物质组成及其油气形成和储藏的特点。收集中国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网、新疆遥测地震台网和宽频带地震探测的波形和到时资料,挑选同台同源的横波和纵波震相到时
井中三分量磁测是配合钻探寻找地下深部磁性矿体并了解其赋存状态的有效手段。作者所开发的三分量解释方法,是基于磁法理论,考虑全空间磁场特征,进而对测量数据进行解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我国热河生物群发现了晚中生代哺乳动物共计11属13种。这些哺乳动物化石分属5大类(多瘤齿兽类、三尖齿兽类、对齿兽类、后兽类和真兽类),主要产自5个化石点,即辽宁北票四合屯、尖山沟、陆家屯,辽宁凌源大王杖子和河北丰宁大罗子沟。它们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化石组成,加深了人们对于早期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为早期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关系、行为方式、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
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国海域及邻区重力场、磁场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物类型展布和区域构造规律,结合地震、钻井、地热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地球物理资料处理分析和正反演计算,以块体构造理论(即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借鉴我国陆地大地构造研究成果,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岩石圈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
本文介绍了低频可控震源的技术优势,低频信号激发存在的技术困难,重点对国产新的低频可控震源KZ-28LF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