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OSA患者肺容积与呼吸力学研究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肥胖OSA患者上气道狭窄是引起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而肺容积的减少和肺弹性回缩力增加可加重气道塌陷 方法 收集有鼾症、疑似OSA的肥胖患者263例,男性193例,女性70例,排除肺部疾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通过脉冲震荡和体积描记法测试对患者的肺容积和气道阻力进行测定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一例双侧弥漫性肺部阴影伴间断发热1年的患者诊治,提高对肺结核特殊肺部影像的认识方法 分析一例辗转多家医院,误诊误治一年的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经过、病情迁延以及影像的变化,最后通过痰涂片镜检找到了微生物证据结果 痰涂片镜检发现抗酸杆菌,从而确诊肺结核结论 肺结核大多沿气道分布,具有“喜氧性”,好发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累及实质较为多见。
目的 进一步了解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完善肺功能检查预计值的计算公式,提高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方法 肺功能检查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检查仪器的精密程度,预计值的选取,环境因素,检查医师对患者基本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及指导方法,受试者的理解及配合程度,疾病因素等。
目的 1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病例肺功能表现 方法 男性,70岁,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有40年的吸烟史。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间断暴露于石棉环境中,否认长期咳嗽咳痰史。先后两次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肺总量(TLC)都基本接近正常范围。然而,使用单次一氧化碳的方法,肺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显著降低(为42%预计值
目的 本研究拟分析72例不同期别职业性石棉肺患者肺通气指标与X线胸片诊断分期的关系,探讨临床评价石棉肺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 根据诊断流程,连续性入选我院首诊的职业性石棉肺患者72例,采用体积描记法和一氧化碳弥散法测定肺通气和气体交换指标。
目的 本文就近几年临床常用的小气道功能障碍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报道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主要对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脉冲震荡肺功能(IOS)及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金标准”去衡量小气道功能障碍,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炎等疾病早期病变均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所以早期检测、筛查小气道功能对于这些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 评价某地区煤电煤化工企业肺功能异常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结合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和肺功能结果筛选出937名肺功能异常人群,给予为期2年、每季度一次的健康教育,采用χ2检验、χ趋势2检验分析干预前后各项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
目的 评价某地区煤电煤化工企业接尘人员的相关职业暴露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结合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和肺功能结果筛选出937名肺功能异常人群,给予为期2年、每季度一次的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的综合干预措施,采用χ2检验、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综合干预后,肺功能异常人群的健康职业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在85%以上,做呼吸操的比例仍很低不到25.0%,吸烟的比例有所下降,下降15.7个
目的 探讨慢阻肺在支气管舒张试验(BDT)中不同结果的呼吸生理机制.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集临床上诊断为慢阻肺,且大气道阻力正常(R20<150%,排除哮喘和慢阻肺-哮喘重叠综合征)的患者 68例,其中BDT(+)(FEV1差值≥200ml且FEV1改善率≥12%)组29 例,BDT(-)组39例,严格按照肺功能检查指南,iOS检查先于肺常规通气,吸入沙丁胺醇,15min后,再依
目的 研究喘息、胸闷、气急和胸(喉)部发紧感等4种呼吸困难症状在我国人群的分布情况、主要表现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2009—2010年对全国8个省(市)14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入户调查研究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共计调查164215人.具有喘息、胸闷、气急和胸(喉)部发紧感4种呼吸困难症状的比例分别为0.8%、0.9%、0.7%和0.7%.32.7%的呼吸困难症状常在夜间
目的 探讨摄氧效率(OU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于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稳定期GOLDⅠ~Ⅳ级COPD患者共59例(GOLDⅠ级15例、GOLDⅡ级16例、GOLDⅢ级19例、GOLDⅣ级9例)和29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PF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1)COPD组OUES、OUE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