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末,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得到重视.西部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还草运动,三北地区继续加强防护林建设,中部平原地区的农田保护性耕作研究也列入重大课题.在全国的振兴林业政策影响下,中部平原地区林业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受到关注.本文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及在河北省低平原地区开展的农林项目研究结果,对平原区目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进行初步分析,为中部平原农业区林业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100094
【出 处】
: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得到重视.西部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还草运动,三北地区继续加强防护林建设,中部平原地区的农田保护性耕作研究也列入重大课题.在全国的振兴林业政策影响下,中部平原地区林业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受到关注.本文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及在河北省低平原地区开展的农林项目研究结果,对平原区目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进行初步分析,为中部平原农业区林业发展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单位和学者在黄淮海平原致力于盐碱地治理与开发研究,完成了盐碱地水盐运动规律和多种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60年代在松嫩平原西部的前郭灌区开展了盐碱地种稻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到1989年,盐碱地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研究成功和推广,使得盐碱地水稻面积有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区域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探讨盐碱地成因, 盐碱地的特点以及盐碱地稻-苇-鱼模
清洁生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具有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双重功效的生产体系."农业清洁生产"源于清洁生产,是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而提出的一种将污染预防策略持续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全新的生产体系.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清洁生产科学研究、机构设立、产品与产地认证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市场体系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然而,本文
自从20世纪50年代耕作学被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几代耕作学家长期致力于创建与中国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耕作制度理论和技术体系,通过与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系统工程等有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兼收并蓄,以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持续性思想,集成和组装了农学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创建了以土地用养结合为基础、以高效种植制度为核心、以农作物持续高产为目标的具有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共12个省(市、自治区).本地区位于我国的一级和二级阶地,以高山和高原地貌为主,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该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6%,其中农业人口约占该地区人口的78%,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1%,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7.9%,草地面积占全国的55.8%,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和生物资源,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畜产品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
新疆作为我国三大棉花优势产区之一,近几年棉花生产规模始终保持在100万hm2左右,总产量保持在170万t左右.特别是通过国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的连续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新疆优质棉的生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使棉花总产量、出口量、单产水平持续几年名列全国首位,使新疆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然而,随着棉花面积的不断扩张,棉田连作年限不断延长,许多老棉田棉花单产水平下降,棉农收益减少,品质下
浙江省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直处于减少趋势.2003年全省实有耕地2 388万亩,人均仅0.52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2003年全省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7.5%,粮食等播种面积下降,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200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 143万亩,比上
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三农问题纵横交织、农业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教育内容和研究方法,是当前农业教育和研发工作者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特别是耕作制度研究学界在这方面有不少的思考和论述.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学习和工作的体会,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本文面对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小康社会对农业产品与日俱增的要求,在以耕地为主体的农业资源短缺难以逆转的情势下,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愈益严峻,任重道远.据此,强化耕作学学科建设、推动耕作制度发展,可谓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从学科发展的层面,深入探讨学科建设中的一些认识问题,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有助于学科建设,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作制度的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粮食生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依靠政策和科技,克服了人口增长和工业用粮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现了粮食总量的基本平衡.但是,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本市已从粮食基本自给演变成为一个主要依靠外来粮食的地区.在
多熟制是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中国农作制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多熟种植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或多种农作物,是作物种植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集约化,它包括复种和间混套作两个方面.间套混作盛行于印度、非洲和南美,估计面积近1亿hm2.中国多熟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间套作面积约在1 500万hm2以上,相当于世界间套面积的1/5.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水等各种农业资源均偏少,如果不实行间套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