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通过直肠B超技术监测了经过两种同期发情处理(CIDR+PG+PMSG和PG)的9头吉林梅花鹿发情周期卵泡动态发育情况.实验得出:梅花鹿的卵泡发育均呈波形发育,一个发情周期由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
【出 处】
:
第七届(2016)中国鹿业发展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直肠B超技术监测了经过两种同期发情处理(CIDR+PG+PMSG和PG)的9头吉林梅花鹿发情周期卵泡动态发育情况.实验得出:梅花鹿的卵泡发育均呈波形发育,一个发情周期由1-3个卵泡波组成.3个1波周期,3个2波周期,2个3波周期.1波周期的长度是5.3d±0.6d,2波周期的长度是12.3d±4.0d,3波周期的长度是25.5d±2.1d.未发情的216号梅花鹿在整个观察期中出现两个卵泡发育波,而未发情的1号鹿卵泡发育没有出现明显的波.1波周期梅花鹿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4mm±0.5mm)比2波周期中第一个(5.1mm±0.6mm)和第二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4.8mm±0.5mm)和3波周期中第二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2mm±0.4mm)都大(P>0.05),比3波周期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分别是5.6mm±0.3mm和5.7mm±1.1mm)小(P>0.05).2、3波周期中的所有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差异显著(P<0.05),2波周期中的最大卵泡比3波周期中的直径小.2波周期的内波间隔(6.0d±1.4d)比3波周期的所有内波间隔(9.8d±1.5d和5.7d±1.4d)明显短(P>0.05).1波周期生长持续期是4.5d±0.7d.2波周期生长持续期(4.7d±1.5d和4.0d±1.7d)和3波周期中卵泡的生长持续期(4.5d±2.1d、6.5d±2.1d和2.5d±0.7d)差异不显著(P>0.05).2波周期中第1波(0.5mm/d±0.3mm/d)和第2波的生长速率(0.5mm/d±0.2mm/d)没有显著差异(P>0.05).排卵波和闭锁内波的卵泡生长持续期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其他文献
为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梅花鹿干扰素-β1(IFN-β1),本研究通过PCR扩增梅花鹿IFN-β1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IFNβ1,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
仔鹿顽固性下痢一般发病于人工辅助哺乳的仔鹿,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该病治愈率低,严重影响仔鹿生长,在采用抗菌、消炎、解毒和止泻治疗不见痊愈时,利用中药标本兼治,有利于本病的
[目的]了解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感染现状.[方法]采集吉林省4个地区的8个梅花鹿场中仔鹿、育成鹿及成年鹿的63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对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进行血清流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直困扰我国养鹿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日常饲养管理、疫苗预防和临床治疗等方面,报道了一种防治鹿坏死杆菌病
应用四碱基限制性内切酶对鹿结核病流行株和卡介苗基因组分别酶切,以鹿结核流行株酶切产物为tester DNA,卡介苗酶切产物为driver DNA,tester DNA接头连接后与driver DNA
为掌握结核病在吉林省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吉林省养鹿业富有代表性地区的18个鹿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856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核杆菌Ag85-East6-mpt70抗原多联表达蛋白
驯鹿,环北极分布,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北部、欧亚大陆,以及一些大型岛屿上的寒带、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和冻土苔原地区。由于侧重点的不一致,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驯鹿亚种的划分也大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测定了东北梅花鹿4个品种共12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四个品种梅花鹿全长均为16435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梅花鹿变异位点最多,
马鹿的人工采精成功了多年,但采精效果仍然不理想.本文针对新疆塔里木马鹿,对全麻侧卧式采精方法和半麻站立式采精方法的采精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半麻站立式采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