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铀矿主要类型及区域分布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发现了大量铀储量,前苏联时期曾是主要的铀矿资源基地.截止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铀矿产量为2400吨,居全球第七位.乌兹别克斯坦铀矿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重大转折,发现了数十个大型铀矿床.目前,乌兹别克斯坦铀矿资源基地包括27个矿床,均位于克孜勒库姆中部,约70%的储量为外生层间渗透砂岩型提供.同时,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还有超过130个铀矿点.乌兹别克斯坦铀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克孜勒库姆地区,其次在东部恰特卡尔地区也有分布.可划分为三个铀成矿省:中克孜勒库姆成矿省、恰特卡尔成矿省和费尔干纳成矿省.
其他文献
重金属是湖泊等水体环境中备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本研究对取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东巢湖、西巢湖、龙感湖和大观湖沉积物样品的金属元素Fe,Cu,Zn,As,Cd,Pb,Cr,Sb,Ba和TOC含量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污染评价指标分别比较分析各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不同湖泊的污染情况,并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对污染元素的来源进行判断.
重金属在多介质环境微界面的吸附、沉淀等化学反应决定着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是预测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然而,这些界面反应在环境过程中很难达到真正的热力学平衡,因此其反应机制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经典的动力学研究方法,如批平衡法(batch technique)、流动法(stirred flow method)、和化学弛豫法(chemical relaxation),只能提供化学反应速率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其流域包括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5大支流流域,占江西全流域面积的96.8%,但同时也几乎汇集了来自江西省内的各种水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鄱阳湖周边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导致鄱阳湖水体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中,通过测定鄱阳湖表层沉积物和沉积岩心中PAHs的含量变化,来阐明PAHs污染在鄱
新疆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床是产于萨热克巴依盆地的大型铜矿床,在盆地南部下白垩统中发育有大量的辉绿岩脉群.本文采用气测孔隙度(氦气)的方法,对该区多条辉绿岩脉上下盘围岩渗透率的测定,结果显示靠近辉绿岩脉上下盘岩浆热液蚀变岩的空隙度和渗透率明,明显小于远离辉绿岩脉的弱蚀变围岩的空隙度和渗透率,揭示盆内岩浆热液叠加蚀变成岩作用强烈,热液胶结物和热液蚀变作用,封堵了岩石内孔隙度,减低了热液蚀变岩的气测渗透率
黔西北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为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铅锌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沿NW 向的威宁-水城和垭都-蟒硐两条断裂带呈带状分布.长坪子铅锌矿床是其中之一,该矿床位于江子山背斜的南西翼近轴部.该背斜为区域内一级构造,展布于榨子厂-江子山-大坪子一线,全长约28km,宽约10km,轴向310°,南西翼稍陡,两翼岩层总体呈NW-SE 向展布,从南西往北西,倾向由190°
沉积盆地受后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叠加形成复杂的成岩成矿系统,以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内多金属共生富集成矿为特征.对复杂的化探异常进行合理的评价,确定主工业组份、共伴生组份和有害杂质组份,提取地球化学岩相学示矿信息和生态地球化学效应分析,是生态环境资源研究中技术难题.矿物地球化学岩相学是地球化学岩相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在于解剖研究和提取不同期次成岩成矿作用形成的典型地球化学岩相学示矿信息,建立不同矿化类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伴随郯庐断裂整体左行走滑运动,中国东部发生了大规模的构造-火山活动,在郯庐断裂系两侧火山岩大面积发育.这些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序列相对完整,是构造控制火山机构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东北区,同期火山产物为松辽盆地埋深下的营城组火山岩,野外出露较少,仅在吉林省九台地区发育有限的营城组露头.以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火山机构恢复研究有益于埋深状态下的古火山机构识别。营城组时期火山活动主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内,是中-新生界沉积盆地内继滇西北兰坪金顶矿床外的第二例超大型规模铅锌矿床.截止2014年,探明铅锌资源量大于500 万吨,Pb+Zn 平均品位3.19 %.自1943年被前苏联地质学家B.M.西尼村发现以来,众多学者陆续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乌拉根铅锌矿床中
白垩纪—古近纪特提斯海多期次海侵—海退运动是塔里木盆地地质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晚白垩世海水自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莱依海峡入侵至盆地西南地区,古新世初期海侵范围扩大,开始延伸至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盆地,为库车盆地碳酸盐岩—蒸发岩序列的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地质学者的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始新世末期海水基本退出塔里木盆地,且控制海退的关键因素主要源于帕米尔高原向北的突刺而并非印度—欧亚板块
对于砂岩型铀矿的研究,美国和前苏联起步较早,并且一直是世界领先水平.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铀矿勘查热潮中,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成矿、找矿理论(Goldhaber and Reynolds,1987).中国的砂岩型铀矿主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在新疆内蒙古找到了多个大型砂岩型铀矿床(朱西养等,2003).酸法地浸采铀矿具有开采成本低、见效快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Mudd,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