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应变超声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1年第七届河海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声医疗设备与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新的超声软件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能追踪心肌的运动并计算速度与应变。它可以实现在二维图像上的应变成像,对局部与整体心室的应变与应变率进行分析。本文就其成像原理、临床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因此,心力衰竭的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故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一点浅见。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用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其血压节律特征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CT成像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有效地无创冠状动脉成像手段。传统的多层螺旋CT。仅有一套X射线发生装置和一套探测器系统,旋转速度太小而无法达到足够大的分辨率,在扫描高速运动的冠状动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双源CT时间分辨率提高到83ms,心脏CT影像的质量不受心率影响。Flash双源CT在第一代双源CT的基础上,时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到75毫秒,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极大的提高。本文就Flash DSCT冠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特发性室颤及猝死的遗传性心脏病。该综合征患者有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往往以晕厥或猝死为首发表现。Brugada综合征有家族遗传倾向,有特定基因位点的变异。患者体表心电图有特征性brugada波,定位于右前胸导联V1-V3,其形成机制与心室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INa)减少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明显增加有关,2相折返是Brugada综合征发
本文针对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检测影响因素以及检验方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组织多普勒成像是近年来开展的新的超声技术,分析了组织多普勒应变率成像在评价房颤发生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和在AF治疗中的价值。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是基于斑点追踪原理的一项新技术,以二维图像为基础,无角度依赖性,可定量检测心肌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本文分析了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概念,斑点定义及二维应变技术的原理,左室心肌运动模式及二维应变测量指标,应变及旋转角度是良好的评价心肌运动的指标,二维超声应变成像的临床研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本文通过心衰中医辨证的演变规律及客观指标研究和大黄配伍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衰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科学论证。
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参与心房的重构及在心房颤动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部分证实,阻断RAAS则可抑制心房的重构,从而有利于AF的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为临床治疗AF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RAAS在AF心房重构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介绍了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一例,本例ST段水平形抬高达12mm,推测:这种显著异常复极的动作电位可能反映缺血广泛而迅速,梗死面积较大,导致ST段抬高达13mm:同时受损心肌发生离子分布紊乱,发生心肌电活动异常和显著过早复极,导致R波峰顶、ST段和T波峰顶融合呈一水平线。超急性期水平形ST段抬高临床上虽然罕见,若能及时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