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取向——兼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特色

来源 :2003年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chl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建筑是为特定人群利用文献信息,开展学术文化交流,进行社会教育的场所,是主要为读者使用的公共文化建筑。图书馆建筑的本质就是对其使用者——读者和馆员存在方式的规定。因此,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应该成为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建筑研究、设计和创作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图书馆建筑的历史演绎,并分析了人性化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点。
其他文献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进步,信息社会化的要求,并已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首要课题。图书馆如何既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社会职能又不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在有
会议
1958年9月柯马洛夫植物研究所有三位植物学家——巴拉诺夫所长、拉甫林科教授和塔赫他间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来华访问了中国。后二位除在中国各处参观访问外,并在北京大学
本刊第五卷第十二期里载有一张简单的表,就苏联和美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做了一个对比。从这一个表,我们可推想到苏联领导世界各国争取持久的和平,实有她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国力
缴送制度在国外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有90余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凡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在不断地调整本国的缴送法规,以因应时代的挑战,促进本国文化遗
每个时代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功能,图书馆建筑是随着图书馆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现代图书馆的特点是:文献资源多样化、共享化,技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重点化、多
会议
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模式演变与探索的历程简要的说就是走了两大步,也可以说是发生了两次革命性的变化。即20世纪上半叶从藏书楼走向现代图书馆和20世纪下半叶从近代图书馆(也
北京市规划局设计院人民大会堂设计工作组去年承担了人民大会堂设计任务。人民大会堂工程规模宏大、内容复杂、工期紧,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空前的。设计组从接受任务开始,在
本文从文献探讨、个人工作经验及作者近年来参观美国数所图书馆的心得,归纳了图书馆在阅读空间、典藏空间及合作共筑上的变化。
建造图书馆新馆舍的高潮在全国各地一浪高过一浪。从20世纪末至2l世纪初的近10年间,在中国大陆兴建的新图书馆,论其总体建设规模和技术工艺上的巨大进展,不但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
本文简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经营的转型以及图书馆服务型态的转型,并论述了图书馆空间的改造与调整的措施,最后总结了笔者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