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微胶囊制备材料,以酵母菌作为模型菌株,将适合工业化放大的乳化-内部凝胶化技术用于益生菌固定化培养研究。本研究从内部凝胶化反应原理入手,通过参数优化,建立了既保持酵母菌高活性(80%以上),又满足凝胶微球产率(90%以上)的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且在该凝胶体系内,细胞在微囊内实现高密度生长,生长密度可达3×109/mL微胶囊(见附图),明显优于悬浮培养,其生长趋势及生长规律与传统的挤出-外部凝胶化工艺相比没有差异。在微囊保护下,经模拟胃肠液处理后,细胞活率4%,活细胞数保持在2×107/mL胶囊,经冷冻干燥处理后,活细胞数保持在5×109/g产品,在4℃和-20℃下,6个月货架期,活细胞数保持在106/g产品以上。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概念和国内、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外籍读者多元文化服务现状,并对两者的服务现状进行对比,由此提出图书馆针对外籍读者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四老沟矿极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对层间距为0.8~2.0 m下分层巷道采用双重组合支护方式,成功地维护住了巷道顶板,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这对
以α-Al_2O_3、ZrO_2和β-SiC粉体为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ZTA20wt%(ZrO2体积含量为20%)、ATZ80wt%(ZrO2体积含量为80%)、SiC20v.%-ZTA20wt%以及SiC20v.%-ATZ80wt%复相陶瓷。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陶瓷的常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参数对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根据材料的服役环境
2008年9月9日,“融合,共生,互动”——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东北大学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所、外国语学院、“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
文章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对2001-2010年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赠书管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主题分析,结果得出主题主要包括:赠书来源、意义、存在问题、管理措施。最后,比较国内外相关研
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为了防止裂缝,我们不仅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