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壁后注浆浆体收缩规律及对间隙参数的影响

来源 :第五届中日盾构隧道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盾构法施工中,壁后注浆工序必不可少,是控制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的关键环节。当前关于盾尾空隙壁后注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分析方面,为了更为准确地预测地表位移,需要对盾尾空隙进行合理的模拟,国内外许多学者引入间隙参数的概念模拟盾尾空隙。在注浆完成后,注入的浆液在初始阶段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影响盾尾空隙的闭合,因此间隙参数需要作出修正。而其中对间隙参数的选取过分依赖于人为的经验和统计规律,对于壁后注浆体在硬化的过程中受注浆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认识仍不明确。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硬性浆在不同配合比、不同注浆压力下的体积收缩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能够反映浆体随时间的变形规律的计算模型。利用浆体变形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壁后注浆完成后的盾尾间隙参数。
其他文献
  结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工程实例,提出采用玻璃纤维筋替代传统盾构进(出)洞门附近围护桩中的钢筋,实现盾构机直接切削桩体进(出)洞的新理念,实践证明,该方案与传统的先
  为研究软土盾构隧道工程的综合效益,分析各因素指标,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区分不同指标的权重差异。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提出一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
  从保护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的角度出发,本文应用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盾构隧道施工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监控信息及时共享、分析与可视化。首先介绍系
  泥水式盾构工法几乎是水底隧道特别是过江跨海软土隧道施工的必选工法,而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开挖面稳定。南京长江隧道直径大、水压高,特别是江中冲槽
  盾构隧道管片注浆效果检测是一个新型研究课题,对于测定和评价同步注浆、及时注浆或二次注浆效果,进而控制地层沉降,保护盾构隧道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
  针对成都地铁盾构法施工区间数次出现地面滞后塌陷现象,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手段对已推进区段进行了探测实验。通过对地质雷达探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采
  为掌握盾构隧道管片背后的荷载分布,在北京地铁5号线试验段,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3个断面进行了地层与管片接触应力的测试工作。测试工作表明,每个测点的应力变化曲线都存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集成了自动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并在成都地铁北站盾构1号线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该系统可进行后期功能扩展,有望用于地铁工程决策
  地铁盾构隧道在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尤其是隧道穿过地下管道时,可能引起地下管线的变形造成地下管线渗漏
  泥浆特性对于泥水盾构施工稳定开挖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泥水盾构隧道工程,进行了砂卵石地层泥浆特性试验研究,分组进行泥浆配比试验及渗透试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