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已有关于生涯适应力理论建构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确立了中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建构,即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是由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和生涯人际六个因素组成的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一个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且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随后,运用此问卷,系统地考察了2218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总体上居中等偏上程度,但仍不容乐观,表现为在生涯关注、生涯控制和生涯好奇三因子上得分较低;(2)在性别上,男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优于女生;(3)在年级上,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会随年级升高而有所下降,大三时会略有回升,大四则又会下降;(4)在家庭社经地位上,表现为来自高、低家庭社经地位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都表现的相对较好,而来自家庭社经地位居中的大学生则表现的较差;(5)在学校类型上,整体上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最好,211的和独立的相对较差;(6)在专业上,整体上看,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高于文科类的和理工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