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介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基于对粘弹性介质模型的认识,推导了粘弹性介质的波动方程,并对粘弹性介质的一阶速度一应力方程进行了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求解,实现了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模拟的PML边界条件进行了推导,讨论了数值模拟的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广义S变换对正演得到的炮记录进行时频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吸收衰减规律。最后通过与完全弹性介质下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来验证本方法研究的可行性。 通过对粘弹性波方程和完全弹性波动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证明了地下并非是完全弹性介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由于地层的吸收衰减作用会发生能量的衰减和相位的畸变,说明了实际地层更接近于粘弹性介质。本文主要进行粘弹性介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震波在粘弹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吸收衰减特性及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推导了粘声波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的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离散算法,并对有限差分算法中常见的稳定性问题和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2)以Kelvin-Voigt粘介质模型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广义S变换对正演炮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粘弹性介质存在着明显的吸收衰减现象,地震波能量变弱,地震波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地震波有效频带变窄,随着深度的增加,衰减越严重。
其他文献
综合来看,本次发现的纯橄榄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产出状态具有特殊性,野外产状与岩体整体展布方向交切,说明它是不同时期的地质产物,并且在该纯橄岩产出位置的西侧约一公里处的围岩中有玄武岩产出,两者成因上是否有成因上的联系还不得而知;(2)该纯橄岩的尖晶石的Cr#值远低于岩体的各岩相(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透镜体状的二辉橄榄岩)的副矿物Cr#,说明纯橄岩的成因不受部分熔融控制;(3)该纯橄岩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地层吸收衰减参数作为一种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和介质物理属性反演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衰减对AVO 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波在非弹性地层中传播,由于吸收衰减作用,波的形状、频率发生变化,主频降低,能量减小,影响AVO 响应;二是品质因子Q 可以看做一种表征地层物理性质的参数,会直接影响反射系数.根据AKi和Richards(2002)提出的常Q波数表达式,Inna
现在,石油勘探的目标越来越复杂,地震勘探工作具有很大挑战性,这就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地震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往被作为噪音进行压制的多次反射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也蕴含了地下反射界面的信息,甚至通常可以传播到一次波无法到达的区域,因此,对多次波进行成像,对地球物理勘探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而逆时偏移方法是一种成像精度高并能够处理强横向速度变化的双程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多次反射
本文研究了攀西地区喜山期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其对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约束。指出沙坝麻粒岩及同时期形成的各种镁铁质岩石应为现今下地壳的主要岩石组成,其主要证据为:1)喜山期花岗斑岩中发现了670Ma~870Ma的继承锆石且源区以古老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为主。2)沙坝麻粒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沙坝变质地体经历了晋宁期(1000Ma前后)热事件以后,未再受到明显的热扰动,并处于缓慢的冷却和抬升过程。3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研究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元素迁移机理及穿透性地球化学方法技术.
会议
本文研究了“化学地球”构建及进展,指出(1)“化学地球”是地球化学领域第一个通过构建统一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化学地球”,实现了针对多尺度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构建了“化学地球”数据库和地球化学图形化显示模型,完成基于web数据和图形查询功能,实现了对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图平面和球面制作和发布显示,图形与数据交互查询,采样信息查询等。(2)“化学地球”可为地质专家服务,是利用化学元素特征方式为研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长度大于2000km,被普遍认为是印度和欧亚板块的构造边界.几个面积较大的蛇绿岩块(东波、普兰、当穷和休古嘎布)断续分布在YZSZ 西段,代表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之前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东波和普兰蛇绿岩出露海山型层序,从下到上包括:地幔橄榄岩、基性岩脉、块状玄武质熔岩和火山角砾岩、泥页岩、放射虫硅质岩(局部夹玄武岩熔岩)、硅质灰岩和块状灰岩.地幔橄榄岩主
大别-苏鲁造山带的核部是由经历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的扬子板块北缘组成的.研究表明,扬子板块经历了太古代至古元古代的多期构造热事件,以及广泛的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由于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使我们很难揭示出这些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的性质和构造意义,但大陆地壳深俯冲和折返,也使得部分地壳基底岩石甚至地幔物质剥露至地表,为了解和研究苏鲁地体以及扬子板块北缘早期地壳组成和变质演化提供了窗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