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阳原“泥河湾文化”马圈沟遗址古象足印迹加固起取搬迁保护技术

来源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圈沟遗址是至今发现最早的泥河湾文化遗存,大象等大型动物足迹是我国首次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本文主要介绍马圈沟遗址发现200万年前古象足印迹加固、起取、搬迁保护等技术.由发掘发现后加固处理到传统套箱技术的起取搬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古象足印迹在发掘区的特有位置及病害情况,采取了多种加固保护技术措施,达到了科学保护目的,取得了理想效果.
其他文献
大型海水淡化RO工程技术在沿海地区的缺水地带或者高密度人口地域作为提供饮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的新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采用.水需求的日益增大是大型RO工程建设的重要源动力,随着RO海淡技术的普及,海水淡化RO膜技术以及包括周边配套技术的应用可靠性增强和经济性改善的同时,仍被发现依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作为给水设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RO膜,膜法脱盐系统的可靠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膜元件制造商的角度来看,遵守事
本研究探讨一种用于检测古代壁画空鼓位置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它包括红外热像仪和用于壁画表面人工升温的移动式照明灯.将红外仪固定于所测壁画前约5米处,用移动式照明灯对有空鼓的壁画部分进行约十分钟时间照射使其升温,然后关灯降温,同时进行全动态红外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实时记录、实时分析等工作.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空鼓部位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要明显大于无空鼓部位,从而确定出空鼓存在的位置.本发明克服
石质构件风化层内力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是石质古建筑稳定性、耐久性和保护方案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古建筑石质构件风化层不便取样,风化岩样加工易破坏和室内试验只能得出试件整体的力学参数,不能反映风化层内力学参数由表及里逐渐变化的不足,综合运用现场声波测试和室内试验对义乌宋代古月桥(建于1213年)风化条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风化层内岩石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与未风化
本文调查了新石器时代的夯土建筑——良渚塘山遗址,对相距约500米的二处保存状况具有明显差异的断口进行了考察.通过对二处断口的建造工艺、环境条件、地面状况、地下水位、植被情况等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导致其保存状况明显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位置①的保存状况明显优于位置②的原因是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除了降雨量、地下水位、断面朝向、断面坡度之外,附近的建筑物、植被以及排水系统等都有重要影响.对于南方潮湿多雨区域
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恶化,世界上许多无价的、不可替代及不能再生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正遭受严重的破坏并在逐渐消失.在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传统材料和方法已不再是有效的方法),必须采用合适的现代材料和有效措施来延长和保护这些遗址.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最新应用于古遗址保护的工程材料.盖蒂保护所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将这种材料用于薄项洞窟加固和固沙工程,并且在九十年代初盖蒂保护所和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将这种材料用于排水
这是一篇关于保护中国干旱区敦煌莫高窟的研究.由于岩层中水汽蒸发使盐积累重结晶,严重破坏洞窟中的壁画.本文通过卫星遥感观察断层和植被来了解水汽从祁连山到莫高窟的运移.应用陆地卫星5-TM图像和 Terra-Aster 数据来分析广域内的地质构造和植被.用“快鸟”数据分析的NDVI地图对了解天然植被分布非常有用.尽管该地区降雨量小,重要的天然植被不但沿河生长、而且在沙丘和基岩上也有生长.我们发现一些植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到了古遗址、古建筑保护中,同时产生了大量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技术,这些材料以及技术自身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文物保护实际应用过程中,多数工程项目没有一套完整的跟踪评价体系对材料以及工程工艺在文物体保护应用中的适用性以及对文物体的影响作出判定,而材料的寿命、材料风化产物、工程工艺必然会在文物保护中或保护后对文物体以及文物环境引
依据WebGIS实现的技术及特点,简单分析了ArcIMS的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通过基于ArcIMS平台并结合javascript、JSP、CSS等技术,阐述了WebGIS在土遗址信息发布应用上的特点.采用Apache+Tomcat作为网络服务器、ArcIMS作为地图服务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完成基于WebGIS的土遗址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土遗址地图的发布,基于地图的土遗址信息查询
陕西韩城两周墓地位于陕西省东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韩城市梁带村,2005年发掘并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我国近年来一次重要的两周考古发现.本文研究了27好墓的主要病害、土体成分,并分析了工程地质,提出了保护措施。
目前,由于大量的土遗址濒临破坏,国家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南竹加筋复合锚杆作为加固文物土体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地应用于文物保护工程中.本文结合交河故城崖体锚固工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优化,分别从布孔定位、钻进成孔、上锚杆、安设锚杆、注浆、安设锚具、锚孔封堵、表面作旧、锚杆养护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高陡边坡复合锚杆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类似的锚固工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