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冷快堆组件均匀化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和粒子输运学术会议暨2008年反应堆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冷快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的推荐堆型之一,它具有高温多用途、增殖燃料等优点。作为一个很前沿的概念,气冷快堆各选方案较多,结构很特殊,国内外对气冷快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成套的研究方案及成熟的计算程序,所以一般使用蒙特卡罗程序与点燃耗计算程序耦合计算的方法进行初步计算研究。若用这种方法进行全堆燃耗计算,并精细到组件内部,计算量将大到不切实际,所以需要对燃料组件以及控制棒组件进行均匀化处理。本文针对一个气冷快堆的设计方案,针对单组件模型和全堆芯模型,采用MCNP耦合ORIGEN的方法,计算了有关临界、燃耗过程的几个重要物理特性,比较了精细化结构和组件均匀化方法的差别,说明了采用组件均匀化方法进行气冷快堆全堆燃耗计算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聚变示范堆和聚变动力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国际上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在研发其特有的RAFM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的合作下发展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本文总结了CLAM钢研制发展的主要进展,包括其成分优化设计、冶炼加工制备工艺、物理性能、机械性能、辐照性能及与液态LiPb的相容性等测试与研究以及各种焊接工艺研究等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设计采用了耐高温、电绝缘流道插件作为功能材料,以降低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及提高冷却剂出口温度(高于700℃)。为适应液态包层的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DS团队联
在深入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实现核废料嬗变、可裂变重金属梭燃料和氘核燃料增殖、产能等多种功能的次临界反应堆概念。概念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参数适量外推的等离子体物理和技术水平的聚变堆芯、高压He气/液态LiPb双冷却系统嬗变包层。介绍了系统基本概况和参考结构形式,阐述了系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包层中子物理学和包层热工水力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工程约束限制条件,指出系统相关的安全和
目前国际上代表性的磁约束聚交反应堆设计包括美国的ARIES系列和APEX系列、欧洲的PPCS系列、日本的SSTR系列、中国的FDS系列设计,以及国际合作的国际热核聚交实验堆等。这些设计研究涉及到聚变能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聚变实验堆、商用示范堆和商用动力电站等的设计研究、相关物理和技术发展以及相关的能源技术与经济策略研究等。简要介绍了上述设计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核反应堆启动、临界安全分析、脉冲堆引发脉冲实验等含有弱中子源条件的近临界系统中,由于源中子较弱或涨落较大,其初始裂变链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人们特别关注低强度的弱中子源所引起核系统中子增殖过程中的统计涨落行为,它反映了中予输运的随机性质。1960年美国T.E.Wimcu等人在Godiva-Ⅱ脉冲堆进行的弱源超瞬发临界状态下爆发脉冲等待时间概率分布实验揭示了中子增值过程中统计涨落的
在前期初步研究基础上,针对钍铀燃料循环存在工作期偏短的问题,本文采用更高富集度235U的含钍组件,研究新换料设计方案,增加换料批次,使压水堆钍利用的效率得到提高。研究是以CASMO3-NGFMN和MMSD5-SN2-NGFMN物理分析系统作为钍铀燃料循环研究计算工具。以大亚湾第1机组压水堆为参考堆型,不改变反应堆栅元、组件和堆芯的结构与几何尺寸,设计新型含钍组件。从平衡铀堆芯出发,对钍利用方案平衡
核材料中氦和氢的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这些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研制了一台离子束能量最高为20 keV的冷阴极潘宁型气体离子源,用于与200 kV透射屯镜联机,以便在离子注入现场原位观察氦和氢不同注入浓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对离子源进行了氦离子的起弧、引出和聚焦测试。离子源可在15mA~60mA的
MCNP程序除了可以进行基于连续能量截面库的计算外,还可以进行多群计算。提供MCNP程序可以识别的多群截面库,利用MCNP程序提供的专门用于少群计算的命令,就可以进行少群计算。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计算时间,还可以与使用多群数据库的SN方法程序进行结果的校核。利用从DCL-75/BUGLE-80数据库经ANISN并群后得到的少群截面库,将其转换成适用于MCNP多群计算的格式。计算结果可与连续能量MCN
核电站多循环换料设计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优化问题。本课题组曾经开发了一个采用特征统计算法(CSA)的换科优化程序SCYCLE,并在多个堆芯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得该程序更具有实用价值,结合秦山二期换料设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该优化程序SCYCLE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并对实际的秦山二期换料设计进行了优化研究。秦山二期堆芯内共有组件121盒,1/4旋转对称布置。换料设计需要考虑的主
在高温气冷堆的整个工作寿期内是否需要更换控制棒,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组成控制棒的各种材料在堆内能工作多长时间而不发生显著的腐蚀、辐照损伤、变形和破裂;第二是控制棒内的中子吸收体B4C逐渐消耗,到达一定时候,控制棒吸收中子的能力,即反应性价值将显著下降,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本文对第二个因素进行计算分析。为了较仔细地考虑B4C自屏效应引起的内部硼燃耗的不均匀性,在计算模型中将控制棒吸收体区沿径向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