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台风(1013)路径突变过程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来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13号台风"鲇鱼"的路径突变及登陆我国大陆的过程展开了长达132小时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最细网格3km),并利用搜集到的多种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鲇鱼"台风的路径北翘及登陆过程.模拟台风的路径及运动趋势与观测较为一致,路径北翘时间略晚于观测,登陆我国大陆前路径差基本在100km以内:模拟的台风强度演变趋势也与观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鲇鱼"进入南海后的再次加强及后期逐渐减弱的特征都得到较好的模拟再现;环流场方面,影响"鲇鱼"的主要系统位置、强度与分析场略有差异,前期致使模拟台风西行时间偏长,路径突变发生较迟,后期备系统对台风向北的引导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北上速度较实况偏快;与卫星降水、地面观测降水对比后发现,模式很好地把握住了海上台风主体降水及外围雨带的分布及强度,受影响较大的台湾地区,其地面降水也得到很好的再现,雷达回波也与观测基本吻合.进步,运用经过验证的模拟资料对"鲇鱼"路径突变期间的引导气流以及热力结构变化展开分析,发现模拟台风转向前低层热力结构反转,早于引导气流转向约6小时,台风运动方向右侧较暖,并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趋暖"运动.但由于低屡热力非对称性增长较慢,且引导气流出现南北方向上的摆动,模拟台风的"趋暖"运动被抑制,依靠惯性十分缓慢地向西移动.随后在西南引导气流明显增强和较强的热力非对称结构的影响下,台风路径向右侧急转.综上,低层热力结构的反转对弱环境下的"鲇鱼"路径突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也需要考虑引导气流方向及大小的细微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冷涡的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5月份35-60°N,95-145°E区域内的冷涡,7月份最多,主要形成于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地区.利用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筛选出冷涡背景下研究区域内的短时强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其特征发现月变化特征明显,呈单峰型特征,7月份降水最频繁.而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在凌晨至早上、午后至夜晚这两个时间段内短时强降水多发.在冷涡的各个发展时期
基于MICAPS降水资料和NCEP/NCAR1°×1°格点分析资料,本文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10年5月1-15日广东省大范围降水天气(重点是其中的三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计算,分别讨论了湿位涡与这三次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对流层低层850hPa上MPV1负值区的移动,反映了强对流过程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过程,强降水区通常发生在对流层低层MPV1正
利用中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GRAPES_Meso,采用KFeta和BMJ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中国2009年冬季(1月)和夏季(6-8月)天气进行批量回报试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两种方案对GRAPES MESO模式的预报性能影响差异较小.在夏季,两种方案对模式回报效果的影响表现明显.在低层BMJ方案对形势场的回报性能略优于KFeta方案,中层则是KFeta方案明显优于BMJ方案,而在
本文通过对2013年6月20日-7月20日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RAFS(Rapid Analysis and Forecast System)系统每天8个时次每3小时的2m温度预报进行分析,发现各时次的预报均能较好的表征2m温度日变化特征,但预报与实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西藏东部川西高原、云贵
建筑物接地系统雷电冲击特性主要是指雷电流通过按地装置向周围大地散流的特征,通常表现为冲击电流对接地装置作用后局部暂态地电位升高导致地电位反击.本文利用土壤测试数据及接地系统图模拟实际建筑物接地模型下雷击冲击试验反击地电位特性,通过搭建CDEGS地电位仿真模型实现地电位分布计算并验证了反击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出地电位分布与注入点位置、接地系统支路分布之间影响关系,对雷击分流接地系统预防地电位反击提出
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早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予、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负相关性、正相关
本文利用优选格点回归法(Optimal Points Regression,OPR)方法,对IPCCAR5提供的3个模式(CanESM、NorESM、BCC)的逐日最高温度资料进行降尺度,并通过算术平均的方法得到模式集合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
本文研究了1979-2010年太平洋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黄淮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热通量的气候场和方差场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季节气候场的极值中心也是变化幅度较大的区域.黄淮流域降水与前期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潜热场关系密切,从前期秋季到春季相关性逐渐加强,前期春季达最强.定义了黄淮夏季降水指数来研究影响降水的潜热场关键区,发现春季潜热关键区为10°N-20°N之间的中东太平洋
利用常规观测资科、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1°×1 °逐6h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10月7日20时一8日08时强台风"菲特"登陆后残留低压造成的台州市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分布不同于一般台风暴雨迎风坡降水量较大的分布特征,呈现与地形相关性较小的南北带状分布特征;暴雨主要受"菲特"残留云系、"丹娜丝"外围偏东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其中"丹娜丝"转折点和弱
利用MICAPS资料和中小尺度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10月6日到8日台风菲特影响湖州地区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大暴雨分三个阶段的降水,台风菲特外围云带中的强降雨、台风本体范围及边缘的暴雨、台风菲特减弱后的倒槽和北上近海转向的台风丹娜丝外围东北气流的叠加暴雨.分析了东北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高能高湿的能量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和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等有利环境场,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天荒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