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课题组前期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AcSERK1在菠萝(Ananas comosus)体细胞胚发生初期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且在该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上游-921~-880 nt具有胚性细胞特异性启动活性.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其5上游-921nt/-880nt区段进行内缺失分析,进一步更精准地鉴定胚性细胞特异性调控序列(或元件)在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位置及其结构.分别对该区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缺失
【机 构】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5106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组前期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AcSERK1在菠萝(Ananas comosus)体细胞胚发生初期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且在该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上游-921~-880 nt具有胚性细胞特异性启动活性.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其5上游-921nt/-880nt区段进行内缺失分析,进一步更精准地鉴定胚性细胞特异性调控序列(或元件)在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位置及其结构.分别对该区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缺失,并通过转化菠萝愈伤组织分析鉴定不同缺失区段的胚性细胞特异性.利用JASPAR(http://jaspar.genereg.net/cgi-bin/jaspar_db.pl)在线预测分析发现,在AcSERK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921 nt~-880nt区内含有可与转录因子WRKY家族和MADS-box家族相结合的元件以及一些其他调控元件.根据AcSERK1 TSS上游-921~-880 nt区序列设计8对内缺失特异性引物,使其分别带有用XbaⅠ和HindⅢ将pBI121线性化后的两端和目的片段相互连接处15~20 bp;以菠萝愈伤组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电泳回收目的片段;利用Clontech的In-Fusion酶将分别删除TSS上游的-921~-913、-913~-880、-921~-893或-910~-893 nt等较小区段,将删除片段之外的两端序列连接成为一个新的启动子序列(AcSERK1内缺失启动子,AcSERK1 missing promoter),即缺失掉了一些可能与转录因子WRKY家族、MADS-box家族等结合的己知顺式作用元件(如W-box等),缺失长度8~34 bp.使用同源重组法将AcSERK1内缺失启动子取代pBI121载体gus上游35S启动子,42 ℃热激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挑取阳性克隆PCR鉴定并测序验证.酶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分别缺失AcSERK 1 5上游-921~-913、-913~-880、-910~-893和-921~-893 nt 区段的内缺失重组质粒pAS(-921/-913 missing)::gus、pAS(-913/-880 missing)::gus、pAS(-910/-893 missing)::gus、pAS(-921/-893 missing)::gus.用冻融法将以上重组质粒转化根瘤农杆菌GV3101,挑取平板上的单个阳性菌落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大小.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质粒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2.3 kb,与缺失8~34 bp的AcSERK1起始密码子ATG 5上游调控序列(-2 090~+258 nt)相当;进一步的测序结果证实这些插入片段为目的片段序列,由此确认以上重组质粒均已整合到根瘤农杆菌GV3101基因组中,从而完成了4个AcSERK1 5上游(-921nt/-880nt)区内缺失载体的构建.对这些内缺失载体转化菠萝愈伤组织进行GUS瞬时表达分析,农杆菌介导转化菠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转录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胚性细胞特异性调控序列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调控元件共同起作用.
其他文献
枣树树冠较大,覆盖度较宽,与其他农田粮食作物生态系统比较起来,较为复杂。另外,枣树本身的生理学、生物学及其生化特点、物理性状、树冠大小、结构及树龄对枣园节肢动物的影响相对复杂,其中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枣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内在原因,亦可为分析枣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指导对枣林害虫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无公害枣林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调查了老龄和幼龄两种生态环
香气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果实的风味与成熟度.柑橘中的香气物质主要存贮于果皮中,除了游离态香气,柑橘中还有一类不具有挥发性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态香气物质,可作为潜在香气来源来改善果实及其加工品香气品质.采后脱绿处理是提高柑橘果实商品性的重要生产措施,然而有关该处理对于果实结合态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并不清楚.以温州蜜柑尾张(Citrusunshiu Marcov Owari)为材料,选取盛花后
炭疽病是柑橘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可使采后果实产生褐斑和腐烂.基于化学杀菌剂在应用于柑橘采后真菌病害防控过程中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等不良因素,寻求采用植物自然防御机制抵御病原真菌的侵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橙皮素(Hesperidin)是一种天然的黄烷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菌的作用.探索橙皮素在胶孢炭疽菌侵染
柑橘果实枯水(Section-drying)是柑橘成熟和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决定柑橘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贮藏保鲜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柑橘的收益和产业发展.枯水在温州蜜柑(Citrusunshiu Marc.)上尤为常见,果实发病后营养物质大量减少,果汁减少,甜香味丧失,颜色变淡,品质恶劣,影响商品价值.为探明柑橘枯水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柑橘枯水预测和防治理论依据,开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密切相关,最终影响植物的抗旱性.以甜橙数据库AQPs序列为基础,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比较相关基因在耐旱性不同的柑橘幼苗干旱条件下表达差异.植物材料为4个月的三湖红橘(抗旱)和三湖化红(不抗旱)实生苗,种子采自于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干旱胁迫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灌溉为对照,于处理后0、5和10 d取植物叶片和根系,液氮速冻后于-8
柑橘果实的转色过程对其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拟克隆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关键基因STAY-GREEN(SGR),并对其在柑橘果实转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深入探究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机理,为未来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进行柑橘育种和品质改良奠定理论基础.利用同源序列法,对滞绿基因STAY-GREEN(SGR)的DNA和cDNA序列进行TA克隆和测序分析;利用MEGA 5.2软件进行进
柑橘果实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组分和含量对柑橘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且受到童期长、多胚性等的限制,柑橘的杂交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起步较晚,目前多集中在抗病性、果实大小、糖酸、种子数等性状上,针对柑橘类胡萝卜素多样性尤其是柑橘果肉色泽的遗传机理分析很少.基于此,本研究拟在课题组多年前构建的红橘x枳壳杂交群体的基础上,利用该群体对果肉色泽和类胡萝卜素代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果实富含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等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合成途径是黄皮果实着色的一个主要的代谢途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花色素苷生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自OReilly等1985年采用转座子标签技术从玉米(Zea mays)和金鱼草(Antirrhinum)中分离了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中国南方主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安徽三潭与江苏洞庭、浙江塘栖、福建莆田并称为中国四大枇杷产区.安徽"三潭枇杷"因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江流域的绵潭、漳潭及淪潭3个行政村而得名,其果大,肉厚,味甜,汁多,清香爽口.安徽"三潭枇杷"果实成熟期集中在5-6月份,此时正是气温上升的多雨季节,容易导致果面锈斑、日灼等病害发生,使果实品质下降,严重
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是蔷薇科(Rosaceae)中一个独具南方特色的属,有至少26个种.只有1个种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是栽培种,对于该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已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而枇杷属多数的野生种信息主要是在近十几年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且目前尚未有专门的针对枇杷属种质资源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收集、整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课题组2003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