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褥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改良半髋人字石膏固定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骶尾部皮瓣术后患者需保持臀部及骶尾皮肤尽量松弛状态以减少皮瓣张力,本文探讨骶尾部褥疮皮瓣术后应用改良半髋人字石膏固定辅助患者体位固定的治疗体会.骶尾部术后立即应用两条高分子石膏以(左或右)下肢为轴螺旋形自膝下10cm向上以伸膝伸髋位,髋部稍外展固定石膏,再用另外一条高分子石膏在平脐处环腰且于上述螺旋形石膏相垂直固定,形成简易的半髋人字形石膏固定架,术后患者可侧卧,下肢稍抬高.
其他文献
会议
暴发性紫癜症候群又称坏疽性紫癜、坏死性紫癜、出血性紫癜,是临床上少见但病情凶险的血栓性出血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点:疾病发展迅速,紫癜对称分布,主要表现是全身皮肤大面积坏死,可累及深部肌肉组织,脏器受累时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率及致残率极高。PF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在联合使用广谱高效能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丙球、冰冻血浆、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积极地预防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深度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足部慢性溃疡治疗方法很多,该女性患者正值青壮年,不仅有外露部位美容要求,而且准备下一步行左足矫形手术。既要不牺牲外露小腿乃至躁部的美观,又要为择期行深部手术创造条件。故交腿皮瓣、患侧各类穿支岛状皮瓣方法被排除。在显微外科技术成熟前提下,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显然是一种满意选择。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ESC)迁移功能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O通过cGMP/PKG调节Rho GTPase中Rho A和Rac1的活化,增加细胞骨架F-actin蛋白的聚合,进而促使表皮干细胞迁移。
皮肤转移癌虽然少见,但可能在有皮肤破损的情况下,由于组织修复过程中,伤口血供增加,其它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并种植在伤口处的机会可能增加。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愈后差,对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皮肤结节或迁延不愈的皮肤溃疡、疤痕溃疡、且溃疡逐渐增大、伤口菜花状改变、无疼痛时,应高度怀疑皮肤转移癌。及时给予局部病理学检查,全身的CT排查,达到早期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观察缺氧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和机制,探讨缺氧在皮肤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缺氧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缺氧与皮肤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已经被证实可以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GM-CSF与创面修复的相关文献,本文就GM—CSF促进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及机理进行综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又称重症型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一种皮肤、黏膜急性渗出性炎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是临床最严重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发展迅速,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严重者危及生命.病程长,可持续3-6周甚至更长,皮损可泛发全身,并可累及多部位黏膜,也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病死率5%-15%.经给予激素冲击,补充蛋白、抗生素的使用等全身支持对症治疗,配合百克瑞及美迪芳泡
收集难愈合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多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并建立体外生物膜(BF)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创面应用红霉素,观察对创面细菌生物膜破坏及促进创面愈合情况.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移植修复四肢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深度创面8例,肘、前臂深度创面修复15例,小腿骨外露10例,足背、后跟缺损10例;皮瓣切取面积10cm×8cm-28×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