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多模式CT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预后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小时)的患者行“多模式CT”扫描,评价基线多模式CT、随访影像ASPECTS及基线NIHSS,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判断90天临床功能恢复良好(MRS<2)的各参数的阈值;按照获得的阈值分级并获得各参数的阈值评分,多模式CT各参数的阈值评分整合在一起获得多模式CT评分系统,将基线NIHSS阈值评分加入多模式CT评分系统中获得临床/多模式CT评分。然后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各评分模式预测临床功能恢复的效能。指出,应用临床/多模式CT评分系统比多模式CT系统及NIHSS各参数单独预测90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功能恢复良好的效能高。
其他文献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临床疑为胶质瘤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初诊患者52例,且患者在不长于一周内分别行PET-CT检查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根据手术或立体定向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以病理学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以期对比分析PET-CT多显像剂检查与MRI检查在诊断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多显像剂PET-CT显像在颅内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3.8%(30/32),特异性为90.0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胶质瘤和2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以期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测量对胶质瘤和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ADC值难以对胶质瘤和脑膜瘤做出定性诊断,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
选取60例脑干病变患者,在手术或治疗前接受常规MRI、DWI及2D1H-MRS检查,以期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常见脑干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选取61例脑膜瘤患者术前行三维增强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3D CE-MPRAGE)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3D CE-MPRAGE图像进行后处理,以期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结合窗位技术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论指出,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结合窗位技术可以较好的模拟脑膜瘤开颅手术,能在术前明确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及静脉窦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脑膜瘤与周缘脑膜的关系,脑膜瘤与周缘水肿的关系。为脑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静息态脑血流量的变化。本研究首先证实了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定量观察疼痛病人脑血流量变化的可行性。同时也观察到了与PHN疼痛相关的脑区:如岛叶、纹状体、丘脑及中央后回等,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DW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常规MRI表现为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左右分布较对称,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同时累及,2例同时累及小脑半球,3例同时累及基底节、脑干。结果表明,PRES的临床、常规MRI和DW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回顾性分析41例经MRI证实的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期探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特征和诊断体会。指出,熟识MRI静脉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结合T2WI静脉窦流空信号的消失对静脉窦血栓形成有确诊价值,常规MRI和MRV结合是诊断和随访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
回顾某院2011年明确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8例患者起病1周内的MSCTV影像表现,并与检查前后2天内的DSA行对比分析。指出,MSCTV为无创性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但无法显示细小静脉异常,并应与静脉窦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缺如鉴别。
29例经临床证实为CVT的患者,全部行头部常规CT和MRI平扫检查,23例行MRV检查,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期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血栓(CVT)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脑静脉血栓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常规MRI结合MRV可以对脑静脉血栓做出明确诊断,它是一种敏感、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及MRI的改变。指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减少缺血周边区凋亡细胞的数目,可通过影响脑缺血区域P-STAT3表达水平增加及P-STAT1一定程度上水平降低来减小脑梗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