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手术及保守治疗方法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1岁.根据Lan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2例,旋后-外旋型4例,旋前-外展型2例,旋前-外旋型3例,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随访时间5~12个月.采用Baird Jackson系统评价临床疗效,优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手术及保守治疗方法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1岁.根据Lan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2例,旋后-外旋型4例,旋前-外展型2例,旋前-外旋型3例,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随访时间5~12个月.采用Baird Jackson系统评价临床疗效,优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结论 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解剖复位,其中手术时机、骨折分型、手术方法及康复治疗对于踝关节骨折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3D-CT在足踝外科手术中对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的评估作用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32例在足踝部手术中应用3D-CT评估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其中,踝关节骨折5例,跟骨骨折10例,距骨骨折6例,距下关节及踝关节融合手术各4例,跖跗关节损伤3例.术中分别在复位后及固定后进行3D-CT扫描,发现复位效果或内固定位置不佳者及时调整,记录平均扫描及评估时间、复位及内固定调整
目的 初步探讨CT数据三维重建测量对于后踝骨折诊断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评价,取15名正常成年人足踝CT数据进行minics三维重建,按照Macko和Rassch提出的后踝骨折切割模型利用geomagic软件进行不同骨折大小的切割,分析切割模型占远端关节面比例的数据以及相关关系。结果 两种生物力学研究结果中后踝骨折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比例无统计学差异。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比例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下段后侧滑动接骨板复位技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腓骨下段后侧滑动接骨板技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82岁,平均40.3岁,其中包括Ⅲ度11例,Ⅳ度27例.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腓骨肌腱鞘,采用重建接骨板塑形后紧贴固定于腓骨下段后侧,骨折近端取3枚螺钉固定,利用接骨板
目的 新鲜尸体标本测量踝关节外侧韧带与外踝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腓骨尖游离小骨对踝关节稳定性影响的解剖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膝关节以下新鲜尸体标本10具,来自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进行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解剖,测量韧带与外踝尖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侧位腓骨远端划分为9个区,分析不同位置的游离小骨可能累及的不同韧带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合理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经改良的后外侧人路行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改良的踝关节骨折后外侧人路治疗后踝骨折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61~83岁.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15例,旋前外展型4例.旋前外旋型4例.对所有骨折均采用改良的后外侧跟腱一腓骨间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拉钩试验"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必要时行3层
目的 在旋前暴力导致的踝关节骨折中,常同时累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和后踝。比较同时累及下胫腓联合韧带与后踝的损伤中,固定下胫腓联合与后踝的对踝关节临床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6例不稳定踝关节骨折(同时合并后踝骨折与下胫腓联合韧带断裂),其中单纯固定后踝骨折(PMF)18例,单纯固定下胫腓联合(SF)21例,同时固定后踝骨折与下胫腓联合(CF)1
目的 观察分期手术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探讨严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19例严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Gustilo分型,其中ⅢA型10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46岁;男14例,女5例;车祸伤为12例,高处坠落2例,工业损伤5例。一期急诊行清创缝合VSD负压冲
后踝骨折发生率低,但可见于各种类型骨折,易漏诊且临床预后不佳。目前,关于后踝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许多进展与争议。生物力学方面上,踝关节稳定性主要依靠外侧结构(尤其是腓骨)的限制作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配方式(再分配原理),内外踝的限制作用更为重要。由于关节软骨较薄且对应力变化敏感,25%~30%后踝骨折块会导致关节面应力分配变化,从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但具体骨折块大小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并无一致意见。诊
背景 对于骨折块较大的后踝骨折,采取螺钉内固定或接骨板固定存在争议.后踝骨折块的体积大小对于踝关节骨折的预后尚不明确.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197例,其中累及后踝的骨折102例,88例采用后踝螺钉固定后踝骨块,其余14例后踝骨折未固定.术前均采取CT平扫+二位重建.采用Mimics10.0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对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并计算后踝骨折块体积.结果 对于上述
目的 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后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前方入路进行内固定的对比性研究,探讨其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前方入路钛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后踝骨折26例,男14例,女12例.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8~22个月,平均16个月,按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采用后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