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能源效率提供信贷——高风险业务?

来源 :2008年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ni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开展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在2012年之后各个国家应该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来保证减排目标变为现实;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提高能源效率,以及相关政策应该如何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华北干旱化进程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华北干旱化进程的影响,利用极值和跃变分析华北地区的降水,指出近几十年华北干旱化的气象学背景是三次降水减少跃变.其中20世纪60年代跃变主要表现为降水强度减小;1980年前后降水频率减少;1997年前后降水减少的同时,极端降水变率增大,意味着干旱化同时,夏季涝灾的危险性也增大.
本文根据观测和模拟研究地中海气候的变化,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包括海温、水汽的流向、CO2的循环等。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需要对物理机制、生物机制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各个洲需要合作,这样集合模型才能更有效地模拟未来气候的变化.
本文讨论了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资料分析表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南涝北旱的年代际变化与欧亚大陆积雪、北冰洋海冰、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密切联系,说明了欧亚大陆积雪、北冰洋海冰、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减少与高原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使用一个20km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东亚地区当代1961~1990年和未来2071~2100年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试验,针对中国地区暖季(季风)降水和冬季南方冷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中国未来季风降水将普遍减少,同时南方冷事件总体来说会有所减少,但部分地区的大雪、冻雨灾害会增加.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运用了大量模式的结果,但模式的质量有所不同.对集合模式做预估是非常重要的且必不可少,但是还有一些疑问存在.在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一些模式对某些区域模拟得很好,而就目前来看,研究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消最差的模式,而不是选择最好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损失遗漏.模拟结果相对较好的模式或高分辨率的模式是否对这一问题更敏感一些呢?这是今后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定义、发展阶段和重要意义,回顾了地球系统模式的雏形,气候系统模式的国际、国内现状和相关研究计划,以及在国内科学问题研究和业务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我国未来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两个中心任务以及改善观测手段和加强观测资料管理与共享的建议。
首先简要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工作组在研究全球降水变化及极端事件方面的成果,随后介绍了日本在这方面利用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的状况.指出模型在对未来气候极端事件的预估上是比较成功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采用更精确的数据及分辨率更高的模型,以获得更好的预估效果.
在研究全球温度上升的原因及对未来进行预估中,根据动力和强迫建立模型.模型显示,多尺度的强迫可以共同发挥作用,对气候变化在过去和未来产生影响.增加的CO2排放对全球变暖有很大的贡献作用,但是当前的全球温度状况显示,存在另外重要的冷却因子使CO2的作用降低。全球变暖和它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复杂,不是能够单纯用CO2的排放增加进行解释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大陆尺度和局地尺
目前全球增温的现象使得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越来越关注.本文指出,CO2排放只是使得全球增温的一方面,如果人类不能改变能源利用方式,那么气候变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目前气候变化研究是全人类专注的热点问题,对气候变化的趋势研究也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存在长期趋势和短期振荡,在我国温度变化的趋势中也有体现,并且我国东部的年降水量变化存在准20年和准70年的周期振荡.研究发现,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北方过去一个世纪中最干热的10年.中国北方在2010~2020年将是热与湿的10年,2020~2030年是冷和湿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