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基因毒性研究

来源 :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采用彗星试验对常用的清热解毒药、补益药、解表药、理气药、开窍药、安神药等六大类90种单味药以及17个常用药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此技术在中药安全性评价应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性分析某院在196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PETS患者的基本资料,总结出了,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的诊治中有以下特点:(1)除功能性PETs外,影像学是主要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手段,PETs具有高血供等特征,如存在转移、浸润、局部侵犯等恶性表现,考虑恶性可能;功能性PETS定性诊断依赖于激素水平测定;(2)恶性率较高(胰岛素瘤除外),但恶性度较低;(3)手术切除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胆管壁病变的经胆道镜微波治疗方法。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胆管壁病变(包括胆管狭窄及胆管息肉、胆管息肉样病变、胆管壁肿瘤)进行治疗:①对胆管狭窄采用微波功率50~90w,多点多次放射状凝灼、切开,使膜样增生的组织炭化或汽化,狭窄口扩大;②胆管息肉、胆管息肉样病变及胆管肿瘤先取活检,采用功率90~110w,直视下将辐射头插入病变实质内,使病变局部发白炭化。结果:①狭窄胆管微波治疗32例次36
目的: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KDEL融合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产物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的毒性作用。方法:以从人源天然Fab抗体库中筛选出的AM2-26克隆作为模板扩增出人源c-Met单链基因,采用基因工程原理,将扩增出的c-Met单链基因和PE38KDEL,基因克隆入pBAD/GIlIA表达载体中,重组克隆载体经酶切及DNA序列测定证实两片段连接正确
目的:从大容量人源Fab抗体库中筛选全人源抗c-Met抗体,并对抗体与肝癌细胞的结合活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利用Met-Fc对大容量人源Fab抗体库进行固相筛选,经过5轮固相筛选,随机挑选30个克隆经ELISA差减鉴定,阳性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用c-Met表达阳性的人肝癌细胞株鉴定抗c-Met抗体Fab的结合活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Met分子表达于SMM
目的: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KDEL融合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产物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的毒性作用。方法:以从人源天然Fab抗体库中筛选出的AM2-26克隆作为模板扩增出人源c-Met单链基因,采用基因工程原理,将扩增出的c-Met单链基因和PE38KDEL基因克隆入pBAD/GIIIA表达载体中,重组克隆载体经酶切及DNA序列测定证实两片段连接正确;
目的:构建大容量人源天然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c-Met特异性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集20位健康成人的骨髓淋巴细胞,用PCR扩增人Fab片断抗体基因,插入载体pComb3XSS内,构建人源天然Fab抗体库。以固相化的抗原对抗体库进行6轮筛选后,随机挑选60个克隆用Phage EIJSA、BstOI酶切片断分析进行检测,获得阳性克隆,作可溶性表达和鉴定。结果:Fab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为1.
目的:本研究对M2A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再评估。方法:对经胃镜、全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45例病变疑在小肠的患者,在进行适当的肠道准备后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再评估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5例中发现小肠病变39例(86.67[%]),包括小肠血管畸形19例、小肠非特異性炎性病变5例,增生性病燮2例、Crohn病3例、小肠钩
本文论述了控制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应从提高预防性疫苗的效率、减少无应答率、干预HBV生命周期而有效控制感染、防止慢性持续感染患者恶化、重症化及发展特异性治疗性疫苗等环节人手,将HBV感染的防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直至消灭该疾病。
过去几十年来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同时,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失衡。这一过程加快了自然疫源性病原向人类的传播速度,世界上人传染病来自野生动物的比例由过去的68[%]上升到现在的73[%]。我国是世界上人兽共患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如狂犬病与结核长期肆虐,发达国家较少流行的乙型脑炎、炭疽、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与钩端螺旋体病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在我国年年发生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诸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过敏反应是中药注射剂的主要不良反应,解决此问题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本文综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和原因,并结合科技部支撑课题计划研究取得的初步结果,提出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两个关键技术,即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研究和代谢组学研究,希望能为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