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aplate earthquakes and their link with mantle dynamics:insights from seismic tomography along th

来源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North-South tectonic zone(NSTZ)running across these Chinese continent is an important earthquake-prone zone.Around one of third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s(>7.0)in the past occurred in this region.Although receiver function study has imaged vertical convection in the mantle beneath this region,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s well as earthquakes,the deep velocity structure has not been well elucidated.
其他文献
背景误差协方差是资料同化中的关键因素,它控制着资料的传播方式并形成平衡分析场.本文利用回归统计方法,计算了MOSAIC气溶胶方案中变量之间的平衡约束关系,并应用于WRF/Chem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统计表明,气溶胶变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有机碳和无机碳之间的相关性能达到0.9.经过平衡约束处理后,非平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普遍小于0.2.基于平衡约束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利用WRF/Chem模式对美
土壤水分是陆气相互作用的主控因子,对农业、生态、大气和水文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水分具有高时空变率,是地表状态中最难测量和估计的变量之一。本研究介绍了青藏高原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建设情况。半湿润区观测网位于高原中部那曲地区,包含了50余个观测站。半干旱区位观测网位于高原南部的帕里,包含了25个观测站。这些观测数据已被用于评估卫星遥感产品,开发新的数据同化算法,验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
西昆仑阿什库勒火山群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西端与康西瓦断裂带交汇处的地堑地区,由于环境恶劣,研究程度低.本文对阿什库勒火山群中不同喷发期次的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岩浆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区岩浆作用过程.全岩成分分析发现其火山岩具有较广的成分范围,包括了钾玄岩系列,岩性包括了响岩质碱玄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粗面岩及酸性流纹岩,以粗安岩为主.K2O/Si
2016年4月15日16:25(世界时)日本熊本市西北约1km处发生了Mw7.0级地震.本文利用日本K-NET and KiK-net台网150个台站获取到的近场强震动记录研究此次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以及破裂方向性效应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观测记录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谱加速度值的平均结果与最新的NGA-West2地震动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但实际观测地震动受
Exploring the climate over high elevation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hydro-meteo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Himalayan Range.Using data from stations deployed at 2660 to 7986 m a.s.l.(above sea level
地球上,陆-陆碰撞的造山过程最壮观的表现是由大约50 Ma开始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所形成的青藏高原。碰撞导致了高原的不断隆升、地壳增厚及其侧向逃逸,并且这种远场效应影响了贝加尔裂谷的形成。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物质挤出的一个重要通道,这里强烈的造山运动和大型走滑断裂活动使得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交界带强震频发,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8级以上大地震。
本研究利用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实验的积云飞机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积云中的夹卷混合过程。这是首次对青藏高原地区积云进行飞机观测。在均匀/非均匀夹卷混合机制的概念框架下,研究了该地区积云中占主导的夹卷混合机制。计算了以往研究中定义的云中过渡尺度数和均匀混合百分比,分别从动力和微物理的角度定量分析夹卷混合机制的均匀程度,并建立了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地壳形变观测是揭示地壳板块驱动机制、断裂活动、地震发生过程等内生地质作用的重要手段。然而,电学钻孔应变仪、洞体应变仪等在深井供电困难、高温高压、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使用却面临挑战。光纤传感器无任何电子器件、本质无源、抗电磁干扰、井下不需供电、便于长距离传输,可为该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不同干旱区降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而产生降水的水汽来源可分为外部输送和内部蒸散发(降水再循环)。本文为探究干旱区降水再循环对降水的影响,选取亚非地区三个典型干旱区:中蒙、西亚、北非干旱区,提出并利用一个综合考虑Penman-Monteith蒸散和土壤湿度的实际蒸散计算方法,使用DRM降水再循环模型估算不同干旱区降水再循环率并分析其分布及变化特征。
双极化算法(Dual-polarized ratio algorithm,简称DPR算法)是应用AMSR-E数据反演海冰密集度的新算法,该算法是从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36.5GHz的亮温方程推导出来的.DPR算法的关键是确定双极化的36.5GHz的海冰微波发射率的比值,研究发现该比值可以由冬天的亮温数据经验给出(约为0.92).在北极的白令海、楚克奇海、波弗特海以及巴伦支海等海区,分别用DP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