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海大陆科学钻主孔正片麻岩的成因芻议

来源 :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angho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已于今年3月终孔.从已发表的4500米钻孔岩心柱状图看来,正片麻岩占全部钻孔的1/2左右.此种情况,并非东海-地所特有,纵观整个大别-苏鲁地区,花岗片麻岩类也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一种岩石.因此正片麻岩的成因问题,是正确认识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和演化的关键. 江苏东海地区在构造上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西南端.区内主要出露各种正片麻岩类,及斜长角闪岩,黑云母片麻岩,蓝晶石石英岩,和大理岩等变质表壳岩系.区内榴辉岩体广布,毛北一带的金红石榴辉岩-超镁铁岩体呈近南北向断续长达3 Km,宽约250-300米,与围岩片麻岩一起构成一NNE轴向轴面向SE倾斜的倒转褶皱,CCSD主孔即位于褶皱的东翼.本文研究 中国东海大陆科学钻主孔正片麻岩的成因,包括,一. 正片麻岩地质背景,二正片麻岩岩石学,三.正片麻岩的矿物学。
其他文献
铂族元素对源区的部分熔融和残余岩浆的硫饱和度非常敏感,可以作为衡量源区硫饱和度,在示踪镁铁、超镁铁岩石演化与成因,尤其是上地幔环境中豆荚状铬铁矿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遵化豆荚状铬铁矿是遵化蛇绿混杂岩带地幔岩中的组成部分,位于华北克拉通25亿年中部造山带东北段前陆地区,区域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局部为麻粒岩相,直接围岩是方辉橄榄岩或者纯橄岩(蛇纹石化),以纯橄岩、斜辉辉橄岩、橄榄岩等组成的超镁铁质透镜体
第一例天然碳硅石是诺贝尔奖得主Henri Moissan于1893年在陨石中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矿物.起初很多地质学家提出质疑,认为是切制样品时卷入的人造碳化硅(silicon carbide).但是由于Henri Moissan证明他从未用过人造碳化硅制备样品,从而消除了所有的怀疑.80-90年代,曾经在一些沉积岩中发现过次生的天然碳硅石,但原位的天然碳硅石只发现于陨石、金伯利岩及其中金刚石的
近年来随着云开地质工作的深入,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麻粒岩相变质与紫苏花岗岩、条带-眼球状花岗岩的具有密切的成因演化关系,而且这对于对云开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华夏与扬子板块的聚合与裂解的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云开麻粒岩相变质、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混合岩、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岩成因和时代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麻粒岩相变质、紫苏花岗岩,以及混合岩、花岗岩是加里东期麻粒岩在水不饱和
河北省山海关以北的后石湖山一带出露有平面近圆形、面积45 km2的花岗岩体-后石湖山岩体,含碱性暗色矿物-钠铁闪石,为一典型的碱性花岗岩.该岩体SiO2含量在74~77﹪,全碱含量8~9﹪,K2O/Na2O大于1,极度富集Y、Zr等高场强元素,相对La而言Nb、Ta不亏损或亏损不明显,但极度亏损Ba、Sr、Eu、Ti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和不相容元素蛛网图上出现极深的Eu、Ba、Sr、Ti和P的低谷
变质相平衡是变质岩石学中最古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突出表现在利用内洽性热力学数据库、THEROCALC程序以及合理的矿物相活度模型可以定量计算某一模式体系的岩石成因格子(P-T投影图)和有关的各种剖面图,如共生图解和针对特定岩石组分的P-T、P-X和T-X视剖面图.尤其是在P-T视剖面图解上,可以计算矿物成分等值线、矿物摩尔含量及岩石饱和水含量
卫星是一个过程,行星也是一个过程。卫星是什么?卫星就是衰老的行星在走向解体前或然走过的一个过程。从地核温度和月核温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月球降温的历程要比地球漫长的多,即论年龄要比地球大的多,论经历要比地球丰富的多;另一方面,月球的可降之温要比地球少的多,即地球还能存活的时间要比月球大的多。譬如,月球像五十多岁的人,而地球才三十来岁.事实上也有证明: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5
研读"权威"的中外地质类和/或岩石学专业辞典,不难发现,由中国学者创名的火成岩为一空白.虽然,用中国地名命名的火成岩有三例(即青岛岩,石龙岩和台湾岩),但其创名者均系外国人.人们不禁要问,偌大一个中国产出的火成岩,难道都是外国学者早在异邦就发现过的?难道我国辽阔领土上发育的特殊火成岩,只有老外才慧眼独具?!自然辩证法昭示,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术语学常识告之,科学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创造了大批新术语.
脱水部分熔融实验研究采用较多的是粉末样品,其优点是熔融较易达到平衡,熔体成分较均一.近几年,块状样品的部分熔融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优点是较易直接观察未熔矿物与熔体之间所发生的转变反应及熔体的赋存状态.吴福元(1993)根据花岗岩块状样品的部分熔融实验提出了"局部熔融体系"的概念,即块状样品的部分熔融,其熔体成分主要受控于矿物边界条件,而与原岩总体化学成分无关.之后,国内部分学者利用块状样品进行部
本文研究样品采自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山地区,该地区发育一套含榴辉岩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属于柴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构造带的一部分.在绿梁山地区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主要由白云母花岗片麻岩和以石榴白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为主夹大理岩的变质表壳岩组成,变质表壳岩被花岗片麻岩穿插或包裹.榴辉岩既可以呈大小不一的透镜状产于白云母花岗片麻岩中,也可以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与等表壳岩共生。
本文讨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5158米的岩心主要由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副片麻岩、正片麻岩、超基性岩以及少量片岩所组成.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榴辉岩的围岩普遍经历了强烈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峰期超高压变质的矿物组合已完全被后期退变质过程中角闪岩相矿物组合所代替.采用激光拉曼技术,配备电子探针和阴极发光测试,发现主孔240件岩心中有137件(包括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副片麻岩和正片麻岩)样品的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