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滇西北定位采样,并对10种短翅蝗虫的6个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和复眼性状因海拔而有变化;后足股节长度与生境相关;翅形状和大小则同时受到海拔和生境的影响。
【机 构】
:
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 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森林害预警与控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滇西北定位采样,并对10种短翅蝗虫的6个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和复眼性状因海拔而有变化;后足股节长度与生境相关;翅形状和大小则同时受到海拔和生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对茶叶无公害及其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南涧茶叶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Empoaca flavesca、假眼小绿叶蝉Empoaca pirifrons、茶茸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茶蓑蛾Cryptothelea minuscula、茶蚕Andraca bipunctata、茶蚜Toxoptera auranti
于2008年7月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膏桐林地表昆虫多样性及白蚁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并对膏桐林草本植物、地表昆虫与白蚁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膏桐林地表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S值在23-27,Fisher α指数值在6.47-8.85,Shannon-Wiener指数值在1.99-2.59,Simpson指数值在4.27-8.59,多样性水平总体偏低;膏桐林内发现大白蚁Macrotermes sp.、钩
生物入侵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预防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控制已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已成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对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则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于青藏高原向中南半岛的过渡区域,是我国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入侵生物,入侵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十分重要。本文以我省外来入侵生物物种信息的调查
富民县、禄劝县等地栗园内发生的巨角多鳃金龟,具有危害严重、隐蔽性强、致死率高、寄主种类多等特点,经调查分析,该虫的暴发成灾与气候环境变化、栗园种植模式、栽培管理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该虫的成虫发生期为5-6月份,高峰期为5月下旬,每晚20:30~23:30为日扬飞活动的高峰期。该虫具有极强的趋光性,根据监测及防治试验结果,成虫期的灯诱效果十分显著,因此灯诱是成虫期的重要防治方法。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结构、发展演变及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等一直是研究群落稳定性的基础和前提。群落中性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生态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之后Etienne和O1ff从宗谱学角度对群落物种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宗谱学群落中性理论模型。本文结合贝叶斯理论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对基于宗谱学的中性理论动态模型进行分析,并以2004-2005年黑光灯
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木蠹象聚集信息素(grandisol、grandisal)、寄主物质、非寄主物质等对其寄主选择、集结、产卵、忌避等行为的影响,旨在为云南木蠹象、华山松木蠹象具引诱物质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在25℃条件下,苹果绵蚜的繁殖量最高,每头成蚜平均产蚜数30.23头(5~95),之后随温度上升产蚜量逐渐下降。在15~28℃(RH 70%)条件下,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或加快;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5.86±1.24(℃)和235.16±0.83(日度)。6~9月份,其发育历期最短(11.33~14.17天),发育速度也最快(0.0706~0.0883);苹果绵蚜在昭
通过对云南茶区六种不同类型茶园中节肢动物区系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六种不同类型的茶园中天敌所占节肢动物比例为;资源圃>胶-茶间作茶园>有机茶园>樟-茶间作茶园>纯茶园>有代表性热带植物的茶园。适宜种植的茶园类型为;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中自然生长园(资源圃)、胶-茶间作茶园、有机茶园和樟-茶间作茶园即栽培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园和生态茶园。
榕蜂互惠共生系统是研究动植物协同进化的经典材料之一。二者间存在激烈的繁殖利益冲突,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雌雄异株榕树的报道,定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选择广泛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一种雌雄异株榕树斜叶榕,结果显示:同一雌株或雄株榕果内雌花总量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繁殖雌蜂数量的增加,雌蜂后代数量及比例有显著下降,自然果的雌蜂后代数量及比例最低,非传粉小蜂对传粉小蜂数量有显著负面影响;种子的数量及比例基本没
本文通过大棚地栽烤烟小区试验,设置单株烟分别施用N素5g、6g和7g 3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施N量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N素水平(单株烟施6gN)条件下,田间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烟蚜繁殖量达到最佳值。在不同N素水平条件下, 6gN处理的烟蚜茧蜂的僵蚜羽化的成蜂数量明显优于7gN和5gN处理结果;而烟蚜数量、寄生蜂僵蚜体重方面3个处理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