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Ⅲ级,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即支气管封堵组(BB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咽喉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分别插入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和导管的移位率、肺萎陷评
【机 构】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Ⅲ级,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即支气管封堵组(BB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咽喉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分别插入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和导管的移位率、肺萎陷评分和术者对术野暴露的满意度评分、术后咽痛和声嘶的发生率,以及双肺通气、单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60min期间的气道峰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结果:(1)B组和D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分别为60.6±12.2S、48.8±10.8S,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2)B组和D组患者导管定位时间分别为45.5±8.2S、52.6±9.9S,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3)B组和D组患者单肺通气时间为88±18min、90±16min,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4)B组和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导管移位率为5%和20%,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5)B组和D组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萎陷评分为15.2±4.5、17.5±3.6,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6)B组和D组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术者对术野暴露的满意度评分为13.4±2.8、16.8±3.8,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7)B组和D组患者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分别为20%、10%和80%、50%(p<0.05).(8)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较双肺通气期间增加,组内比较存在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D组患者患者的气道峰压高于B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9)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动脉血压氧分压,较双肺通气时降低,组内比较存在差异(p<0.05);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无显著差异.(10)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统计学处理无意义(p>0.05)。
结论:支气管封堵导管(Tappa,预充型)是一种新型的简易支气管导管,导管远端有弯曲度并附着蓝色低压高容气囊,导管长度65cm,外径3mm.导管为中空型,头端有开孔,可经此进行肺内气体排出和分泌物的吸引.导管的近端有一多功能接头,可与气管导管接口、麻醉机呼吸回路相连接,并有纤维支气管检查通路.它是利用气囊阻塞手术侧支气管的方法来实现单肺通气。
其他文献
Coagulation factor Ⅺ deficiency (also called Hemophilia C) rarely occurs other than Ashkenazi Jews,which is a rare coagulation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引起的镇痛效应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脑啡肽(ENK)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12只雄性前脑啡肽原-绿色荧光蛋白(PPE-GF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和应激组(Stress),采用热板测痛仪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小鼠PAG中Fos阳性神经元、Fos/GFP双标神经元的分布模式及数量变化。结果:应激组小鼠应激后10min,热
目的:探讨七氟烷全身麻醉对学龄儿童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差异。方法:将70例小儿骨科择期手术患儿按序贯法分为三组:Ⅰ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n=30);Ⅱ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n=20);Ⅲ组为全程吸入麻醉组(n=20);对所有患儿术前1d、术后第1d、3d及7d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术后总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为认知功能下降,判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及用药方法相同;Ⅰ组予
目的:儿童牙科手术中,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通过使用喉罩和气管插管进行气道管理的应用。方法:2-7岁的患儿共171名接受全身麻醉下的牙科治疗,所有儿童被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经鼻气管插管组(N组).L组中,使用8%七氟烷麻醉诱导后进行喉罩插管,术中患儿保留自主呼吸,3%七氟烷维持;N组中,8%七氟烷吸入并静脉推注罗库溴铵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后进行经鼻气管插管,七氟烷及瑞芬太尼复合维持.记录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全麻病人的应用。方法:择期手术的患者9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Ⅰ)组和全麻复合神经阻滞(Ⅱ)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时、术中及拔管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值以及血糖的浓度, 麻醉药的用量及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结果:Ⅰ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尤以插管和拔管时显著高于基础值(P
目的:观察接受口腔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在苏醒期气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口腔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对照组不用舒芬太尼.观察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及气管导管拔出前后是否合作及合作程度及患者痛苦程度,手术后24小时随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目的: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麻醉诱导:Ⅰ组为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0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5ug/kg,Ⅱ组为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0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3ug/kg;麻醉维持:气管内插
目的:用间断静脉注射给药法(Ⅳ)与以TOF值为靶目标的闭环式自动输注静脉给药法(TOF),观察罗库溴铵不同静脉给药方式下对患者喉镜暴露分级、气管插管条件、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肌松起效及恢复时间、术中肌松不全事件发生、罗库溴铵总用药量的影响,比较罗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与闭环式自动给药两种给药方式下对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年龄在20~60岁,ASA分级Ⅰ~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