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原油特征及成因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原油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东营凹陷南斜坡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面积约2600km2,主要勘探目的层为沙河街组。该区孔店组钻探程度较低,仅有几十口井钻遇,钻穿孔店组的井寥寥无几。其中,有40多口井录井见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20多口井测井解释有油层,10多口井获工业油流,预测石油地质储量六千多万吨。目前,东营凹陷南斜坡主要勘探目的层沙河街组勘探程度较高,进一步勘探潜力有限,必须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层系。而孔店组勘探程度较低,是该地区最现实的勘探接替层系。因此,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原油的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进行研究,对于开拓该区油气勘探新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油气成因进行了分析。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的车89井在浅层新近系沙湾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使新近系成为西北缘又一新的勘探层系,该区从深层石炭系至浅层新近系均有油气分布,展示了多层系含油的巨大潜力。车排子凸起为海西晚期形成,且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东紧邻红车断裂带,与沙湾凹陷相接,南与四棵树凹陷相邻,车排子地区以往所发现的油气均主要与二叠系烃源岩相关,而车排子
本文对歧口富油气凹陷古近系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与勘探进行了阐述。勘探实践证实,渤海湾黄骅坳陷歧口富油气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十分丰富,各级石油地质储量过亿吨。从古潜山、古近系到新近系已发现Nm、Ng、Ed、Es1、Es2、Es3、Mz、P、O等9套含油气层系,油层埋深600-4800m。油藏类型有砂岩上倾尖灭、孤立砂体、古河道带状砂体、生物礁块、物 性封闭、地层超覆、不整合遮挡以及构造-岩性地层复合等8
西部凹陷是辽河探区含油面积最大的一个凹陷,总面积约3315km2,探明储量约为15×108t,资源探明率已经接近70%。已经陆续发现了兴隆台、高升、曙光、欢喜岭、牛心坨、冷家堡、双台子、欢南、海外河等油田。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理论和分析测试手段的提高以及大量新资料、新认识的涌入,迫切需要对整个西部凹陷的原油做以全面、深刻的分析,总结规律,为下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原油样品为采自辽河断馅西
本研究在勘探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难以应用常规理念解释的问题,如松辽盆地长春岭背斜带的二号构造带的烃源岩埋深为150米-600米,却具有生烃能力,并在该区发现了7000万吨的预测储量。经综合分析发现在一些盆地中烃源岩生烃过程具有突发性,而且生烃和排烃作用的高峰期往往伴随着较强的构造运动,通过系统的研究,认为盆地演化晚期的大型挤压构造事件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热,使烃源岩生烃有突发性,而且挤压作用可以促进烃
本文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柳构造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进行了对比分析。高柳地区位于南堡凹陷的北部,油源丰富,构造条件良好,具备比较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它是南堡凹陷重要的含油气构造,也是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以高柳断层为界,高柳地区北面的拾场次凹为沙河街 组生油凹陷;南面有林雀、曹妃殿、柳南次凹,它们则是沙一段和东营组的生油凹陷。目前发现的含油层系主要有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以及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
本文对有机质生成生物气的生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中国生物气显示普遍,从南海的莺歌海盆地到东北的松辽盆地,西至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东至浙江杭州湾沿海,都有生物气显示。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方法还只有实验室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实验。事实上,在从“七·五”到“九·五”的攻关研究中,国内相当多的单位和学者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有机质进行过大量微生物发酵成气实验,以获取评价生物气生成量所需的
本文对油气成藏进行了分析。如何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油气运移途径和聚集位置是石油工业界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主要难点一是地球物理数据如何能细化到一个目标确认油气的存在,这方面的技术称之为直接的烃类指标(DHI),如与振幅属性相关的亮点技术等,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DHI成功率并不高;二是地球化学数据如何粗化(upscaling)到更大尺度作出预测,地球化学数据源于微米级至厘米级样品的
本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东胜矿区和黄陵店头矿区岩石样品中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有机质与砂岩型油矿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油矿及其相关的微量元素对有机质生成气态烃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胜和双龙镇砂岩型油矿区,富有机质层段与富油矿层一般不在同一个深度段,富有机层往往分布在油矿层的上面或者下面。热解分析结果表明,富有机质层段中的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都比较低,其
从油气生成角度看,含油气盆地实质上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从油气运聚 成藏的角度看,含油气盆地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天然的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成藏动力系统。这个大系统是由若干个彼此平行的成藏动力子系统和沟通它们的联通体系所构成。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成藏作用和过程就是在这一系统中进行。本研究运用沉积旋回、压实、孔隙流体压力特征以及层序地层学的技术方法识别和和划分这些子系统。根据油源特征、动力特征和系
本文对油气运移路径的非均一特征及其成藏效应进行了研究。输导体系是连接烃源和圈闭的纽带和桥梁,直接影响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部位,决定着油气的聚集过程和效率。油气在实际输导层内的运移表现出极不均一的特征,即便是在均匀的孔隙介质内,油气的运移也只沿着通道内范围有限的路径发生,利用逾渗理论建立的运移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这种不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