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海陆联合地震测线深部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噪音分析发现渤海地区环境噪音水平相对南海要高两个数量级,且主要是低频的噪音(<20Hz ),给OBS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两条测线都在壳慢结合带的位置发现了不同尺度的速度扰动,证明存在着地幔物质对下地壳的底侵和改造;新生代隆起区与下地壳的变形区对应并控制了沉积基底的分布,是深部控制浅部的表现;郑庐断裂带、张家口-蓬莱断裂带附近莫霍面出现起伏或速度横向上明显的变化,表明其是深部物质上涌的通道,下地壳中出现的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有可能是克拉通破坏早期下地壳遭受底侵的证据;NW向和NE向剖面均未能发现地幔柱上涌模式中的蘑菇云状异常存在,异常尺度也未能吻合(最大只有20km左右),推测区域速度异常是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的表现。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对2010年5月23日爆发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的磁岛并合及电子加速现象进行了分析。整个事件中至少三处发生了磁场重联,这是非常难得的。而针对加速电子能量的估算表明:产生射电信号的高能电子主要是在磁岛并合过程中得到加速的。
本文用日本GPS网观测资料,计算电离层扰动,并进一步研究了电离层扰动传播速度与方向。由于3月11日地磁并不平静,本文同时考虑了2011年3月9日和2011年7月IO日发生在TOHOKU海岸另外两次地震,对其相应的电离层扰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日本GPS网双频相位观测值解算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变化的残差分析,3次地震主震几十分钟尺度内发现多个GPS台站,出现有明显的电离层扰动。通过扰动传播速度的
本文介绍地中海涡旋由于物理性质与背景海水有着巨大的差异,存在密度界面,因此不难联想在其上、下边界可能具备内波形成的条件,而通过地震观测数据也确实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中海涡旋的上、下边界有清晰的反射,通过计算反射同相轴的波数谱,并与内波GM模型谱的对比可以确认,这些反射所揭示的正是内波的结构。由于涡旋核心并不直接与背景海水接触,因此对涡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涡旋边界水,而通过本文分析发现涡旋的边界事实上就是
本研究使用了EHB目录1960~2006年P波到时记录,参考ak135模型,利用日本西南128°E~140°E,30°N~39°N范围内265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76个地震事件,共计105852条P波初至到时,反演了西南日本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P波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结果表明,九州地区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以高速体为主大角度(大于60°)俯冲至九州岛弧下深度150~200km。高速的菲律宾海板块内部物质
本文在分析波阻抗、密度、波速、温度、盐度和压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现波阻抗与海水密度具有单调的变化关系,通过给定背景盐度场与压强场,利用波阻抗信息可以直接反演得到海水密度。地震海洋学方法能够提供更横向分辨率以及更多的海水物理性质信息。由于新的地震海洋学联合反演方法能够得到海水密度等数据,者对于海洋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本文分析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的优点,并鉴于该网络的优点,采用其来进行海底底质的自动分类:提取特征矢量、构建神经网络,训练网络,输出分类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分类精度均高于传统的分类方法,错分现象显著减小,验证了该算法在海底底质分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介绍了水体声学影像测量的原理,通过具体实例证明,高频水体声学影像,是观测和研究水体的有效手段,声纳、浅剖、多波束基本都具有这个选项功能。随着大家对水体观测的重视,目前国家海洋局和地调局有关单位已经或正在引进观测模块,在今后的多波束测量作业中,水体观测将成为常规的手段。
本文依据刘光鼎院士的块体构造理论,结合国内外对西太平洋海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对海底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构造演化、地壳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菲律宾海板块进行了初步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西沙地块发育在南海西北部大陆坡之上,位于印支板块、欧亚板块和南海的交汇处,其北临西沙海槽,东部是西北次海盆,东南为中沙海槽和中沙群岛,南面是西南次海盆,西面与中建海台相望。该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发展主要与南海的多期扩张活动有关,记录了许多南海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对该区进行地震探测,了解其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对研究南海动力学及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钻探区SH1(编号SH1 B-19P,孔隙率36%)。 SH2(编号SH2B-22C-CC孔隙率约为37%), SHS(编号SHSC-7R-1d,孔隙率44%)和SH7(编号SH7B-23R-1c,孔隙率33%)等4个沉积物样品的声学特性测试分析,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在这些沉积物中形成过程中声学特性的变化,探讨温度、压力、水合物饱和度以及沉积物类型对声学特性的影响,为南海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