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分析次粉的化学组成及测定生长猪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预测模型,进行次粉在猪饲料中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待测次粉原料采集于中国12个小麦主产省区(河南,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四川,山东,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湖北)的面粉厂,共15个样品。试验一,对次粉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养分分析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20%。其中,以干物质为基础,粗纤维变异范围从1.33%~7.66%,灰分从0.93%~4.56%。试验二,选用32头(30.8±2.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按体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法,每期每个日粮饲喂2头猪,试验3期,共6个重复。以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利用30%次粉替代基础日粮中能量原料,配制15个次粉日粮和1个基础日粮,应用套算法测定消化能和代谢能。结果表明,不同次粉样品总能消化率、消化能和代谢能差异显著(P<0.01)。以干物质为基础,次粉消化能和代谢能平均值分别为14.47MJ/kg(13.06~16.64MJ/kg)和13.8lMJ/kg(12.48~15.7lMJ/kg)。试验三,选取12头(35.1±2.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2个6×6拉丁方设计,从试验1选取10个氨基酸变异大的次粉测定标准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10个添加比例为60%作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次粉和玉米淀粉组成的次粉日粮,以及玉米淀粉和蔗糖为主组成的2个相同无氮日粮,共计12个日粮随机分到两个拉丁方中,每个拉丁方各有一个无氮日粮,三氧化二铬作为指示剂。试验共六期,适应期5天,食糜收集期2天,全价日粮饲喂期2天。结果表明,次粉样品中粗蛋白、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赖氨酸的平均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78.05%(65.66%~86.28%)和87.78%(79.54%~90.36%)。次粉样品赖氨酸变异比蛋氨酸和色氨酸大,预测效果更佳。综上所述,中性洗涤纤维(DE=-0.13×NDF+16.92;R2=0.84;P<0.0l;DE:MJ/kg of DM,NDF:%as DM;n=15)和氨基酸在粗蛋白中的比例(SIDLys=6.41×Lys/CP+66.46:R2=0.5l;P<0.01;SIDLys:%as fed basis,Lys/CP:%as DM;n=10)分别是消化能和赖氨酸消化率的最佳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