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水合氧化铈对水中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及吸附机理。水合氧化铈对As(Ⅲ)和As(Ⅴ)的最佳吸附pH值分别为8.0和4.0,其反应过程皆属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水合氧化铈材料中的表面活性羟基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 构】
: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水合氧化铈对水中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及吸附机理。水合氧化铈对As(Ⅲ)和As(Ⅴ)的最佳吸附pH值分别为8.0和4.0,其反应过程皆属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水合氧化铈材料中的表面活性羟基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法合成了TiO柱撑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煅烧温度的不同,得到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催化剂。研究了连续系统中,不同比表面积的催化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光催化空气中甲苯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湿度范围内,甲苯降解率的倒数与水分浓度成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湿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越小。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催化剂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增加,因而表现为相应的水分子吸附常数减少
本文研究了Fe(Ⅱ)/KSO对农药敌草隆的降解动力学。在初始pH=7.0的Fe(Ⅱ)/KSO水体系中,分别研究了KSO和Fe(Ⅱ)初始浓度对敌草隆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SO和Fe(Ⅱ)初始浓度分别为2.0mmol·l、1.0mmol·l时,0.1mmol·l敌草隆反应5h后降解率达到40.0%。通过对Fe(Ⅱ)/KSO、EDTA-Fe(Ⅱ)/KSO、柠檬酸-Fe(Ⅱ)/KSO以及KSO-Fe(
在氯化钯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循环扫描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钯铁纳米修饰膜。研究发现,该修饰电极可以很好的电催化氧化亚硝酸根,检测限达到2×10M,检测范围为6×10 to 5×10M。SEM、XPS和电化学研究表明Pd-Fe对于亚硝酸根的电催化氧化具有协同作用。该电极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分别考察了几种溶液中共存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对P25 TiO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浓度的AlO、FeO、FeO、NiO对Ti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都很小,CuO稍大,而δ-MnO能导致TiO完全失活.
以合成的水锰矿(γ-MnOOH)为吸附剂,研究了pH、吸附时间、投加量和浓度对Cr(Ⅲ)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r(Ⅲ)在锰矿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25℃、吸附体系pH=5.0、吸附剂浓度为0.2g/L的条件下,γ
2,2,4-三氯-5-甲氧基-环戊-4-烯-1,3-二酮(2,2,4-trichloro-5-methoxycyclpenta-4-ene-1,3-dione,TCMCD)是本试验室在饮用水中首次发现的一种全新的氯化消毒副产物。该物质长期存在于饮用水中,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其环境行为、性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TCMCD的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TCMCD对于斑马鱼胚胎有一定的致
研究不同浓度莠去津迫胁下,蚯蚓及斑马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组(2.5mg·kg或2.5mg·L)对蚯蚓SOD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斑马鱼的肝部SOD的活性则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较高浓度组(5mg·kg或5mg·L)对蚯蚓和斑马鱼肝部的SOD的活性表现为时而抑制时而激活,且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组(10mg·kg或10mg·L)对蚯蚓SOD的活性表现为较明显的抑制
本文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种具有除草活性的取代芳氧基乙酰氧基膦酸酯碳手性系列化合物在手性柱AD,AS,OD,OJ上的对映体分离情况。初步探讨了其手性分离机制。此外,通过大型蚤急性毒性实验,对该5种系列化合物进行毒理研究。结果表明:手性柱,流动相的成分和比例,以及柱温对5种系列化合物的对映体分离都存在较大的影响,其中,在AD柱上各化合物均能得到基线分离。大型蚤急性毒性(体内)实验显示了
采用半静态暴露方式研究17α-乙炔基雌二醇(EE)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幼鱼的雌激素效应。当真鲷幼鱼暴露于0.01、0.1、0.5μg·LEE中,42d后,真鲷幼鱼的肥满度极显著下降;血浆中卵黄蛋白原(Vtg)被诱导产生,肝胰脏指数(HSI)和血浆蛋白总量极显著升高,且都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血浆雌二醇(E)和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血浆雌二醇受EE的干扰更显著,降低的幅
医药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己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结合发光菌快速、灵敏、价廉的优点,应用其作为指示生物测定了阿司匹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3种常用药品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其EC值(10mol·L)分别为5.77、16.4和14.4;应用PhATE模型和毒性效应经验估算模型,获得3种医药品的预测环境浓度(PEC)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计算获得风险表征参数(PEC/PNEC)作为综合评价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