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教育进入高职教育课堂试探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经典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重视与加强文化经典教育有利于防止高职教育过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对增强文化经典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要真正使文化经典教育进入高职教育课堂,还需要院校管理者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完善其他支撑条件。
其他文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从2003年开始全面构建经纶校本德育工作模式,提出了“实施做人德育,创建青春校园”的德育工作目标,逐步凸显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经纶特色德育工作模式。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素。构建“五制管理”体系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制度与机制改革,强化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建设,进而盘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概述了教学管理的核心与主阵地,重点总结了校长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领导作用,针对校长的做法提出了建议:(一)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二)深入实际,加强具体指导。
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内涵入手,简要阐述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及必要性,重点介绍学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儿个问题。
创新性也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艺术本身也就是一种创新,如果能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艺术设计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必将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励作用。针对理工科学生和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验设计,利用思维导图对创新的思维能力影响因素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思维的流畅度、发散度、直觉度、细节度、模糊度、形象度、个性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些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艺术设计教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能为社会服务的有用人才,素质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投影仪、幻灯片之类的现代科技手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大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小学教育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即使引入了前述的部分科技手段,现有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考虑到这些广泛存在的不足,在笔者的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教学试验中,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充分调动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本文从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矛盾切入,就素质教育中学生管理观念、学生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在主体间性哲学、治理理论、过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学生管理的契约化模式和柔性管理理念,彰显学生管理程序价值,构建学生管理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机制,以实现管理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越来越明显,彰显了素质教育的迫切性。本文根据麦可思和北京大学的调查数据,介绍了大学生就业不对口情况,并探讨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了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基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提出从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自主学习、思维和探索的意识、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索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发展战略精神,对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做了深入思考,认为理工科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在受到多方因素制约、问题无法解决而不能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应着眼于现有条件,发掘已有师资和科研等优势,素质教育与学校优势相结合才能获得动力。
本文通过体育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陈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全国近期国民体质状况,论述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体育教育,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