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时代的科普教育

来源 :第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信息时代的科普教育.在信息时代科普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核心的信息科技又为科普教育提供了便于其改革的新环境和新手段.
其他文献
本专利介绍一种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亚微弧的精密角度敏感仪。该角度敏感仪由光源、安装在被测量辐射的物体上的色散装置、分光计、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以及固态探测器组成。角度
综述了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交通-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改造和综合防灾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对维持管理的系统和合理化、重要设施的超大寿命化、健全性评价和防灾技
会议
分析信息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建筑教育观念的冲击,探讨建筑物理教学因此而可能产生的变革。
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与以往的教学改革的不同点,并提出了关于当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步设想。
该文结合社会信息化的内涵及实现条件和社会信息化对中国的影响,并根据中国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几种实现信息资源洪享的方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在因特网上建立虚拟图书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行向、起垄方式和甘薯品种对甘薯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互作用。上茬玉米采取高密度(>3000株/亩)时,东西行向有利于甘薯高产;反之,则以南北行向为宜。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育性恢复的遗传机制尚未查清。玉米雄性不育的所有3个主要cms类型.即cms-C、cms-S和cms-T,都是由核不育恢复基因(Rf)来恢复。在cms-T的情况下,Rf
1 马铃薯生产概况自50年代以来,恩施自治州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上升较快,由50年代初期的不足3万公顷增加到1992年的12万公顷以上。1993年因产业结构调整略有减少,但仍可达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