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禁食后胆囊的超声改变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旨在研究禁食后胆囊的超声改变,选取的胃肠手术患者2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禁食后3-5天扫查胆囊,扫查内容包括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内回声改变。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中,胆囊增大5例,胆囊壁增厚2例,22例均于胆囊内出现沉积性中等回声,部分随体位变换而变形,有时形成平面,其中10例并出现强回声光点。原有的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无明显变化。同时又对此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4例经阴道超声明确诊断;对26例患者分别行甲氨蝶呤(MTX)治疗加清宫术;子宫动脉明胶海绵微粒栓塞治疗,开腹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补术等,1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 )的主要依据,介入治
观察孕期全程使用低剂量华法林口服疗法的母儿结局;比较术后使用口服华法林同时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桥接治疗”与单纯使用华法林口服治疗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确定“桥接治疗”在术后是否能更好的阻止血栓栓塞发生,会否带来更多的并发症;观察术前使用维生素K1对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探讨PKCα/β特异性抑制剂Go6976、PKCβ特异性抑制剂LY333531和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和收缩潜能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KCα、PKCβ进而Rho激酶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可能参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
本文选择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力、加入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 ROCK Ⅰ、ROCK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官平滑肌组织RhoA、, ROCK I、ROCKII水平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7例AFL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黄疸等;(2)实验室检查:进行性胆酶分离现象加重、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血氨升高、肝性脑病.肝炎指标正常.B超及CT均可发现脂肪肝改变;(3)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产妇死
本文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2月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b宫产分娩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初产妇3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子宫收缩良好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方法检测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收缩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CP1-17 mRNA和P-CPI-17 (Thr38)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检测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目的:阐明母乳喂养是否增加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风险。方法:回顾性调查江苏地区2002-2010年54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546例子女(1-7岁)。结果:母乳喂养组合人工喂养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儿童年龄、性别比及乙肝疫苗和HBIG接种情况均相似。结论:慢性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经免疫预防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因此,医务人员应鼓励HBV感染产
本文取2009年7月至2011 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层处理后单盲随机分组,分为BGGI干预组(组A,n=525)、BGGI不干预组(组B,n=521)和正常对照组(组C,n=521),随访并记录其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干预措施主要为饮食控制,组A对象需每2w监测糖代谢指标。研究饮食控制干预对降低交界性糖耐量异常(GCT异常但OGTT均正常)孕妇分娩巨大儿风险的效果。结果表明,交界
经宫颈放置双腔球囊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改善宫颈条件的效果近似,但前者并不能明显的降低剖宫产率,并几前者可能增加宫内感染的风险。经宫颈放置球囊对母体及胎儿的安全性优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对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产妇并发哮喘高血压、瘢痕子宫等情况,由于使用前列腺素类制剂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考虑使用双腔球囊改善宫颈条件以增加引产的成功率。
文章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临床价值。采用高频超声对1~12岁71例小儿腹痛、急腹症患儿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扫查脐周和右下腹,发现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测量其长径和横径,对比分析纵横比、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彩色血流情况及肠间隙有无积液。结果表明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临床意义,它有连续性、多切面、多角度观察特点,可反复观察,对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早明确诊断,作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