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夜间限时饲喂对生长肉兔健康和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本试验在夏季开放式兔舍开展,试验期舍内温度范围为18.0~36.1℃(日平均温度为27.1±4.5℃),选用35日龄断奶伊拉肉兔216只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和夜间限时饲喂组,饲养到84日龄后在1天内每隔4h各取6只兔,采集血液后屠宰收集盲肠内容物和空肠组织,测定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空肠中核心钟基因表达和盲肠内容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夜间限时饲喂显著降低生长肉兔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血清中NF-kβ和IL-1β浓度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夜间限时饲喂组盲肠微生物α多样性(OUT、ACE和Chao1)变化趋势为白天高夜间低,而自由采食组α多样性变化趋势正好与此相反(P<0.05)。此外,PCA和UPGMA聚类分析在全天6个时间点均可以将夜间限时饲喂组和自由采食组肉兔盲肠微生物明显区分为两类,说明夜间限时饲喂能够明显改变盲肠微生物昼夜节律以及菌群结构组成。LEfSe分析发现,限时饲喂组中与丁酸产生相关的梭菌目(Clostridium)整体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而与腹泻相关的另枝菌属(Alistipes)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LDA>4)。已证实梭菌目不仅能够阻止食物过敏原引起的不良免疫反应,而且其产生的丁酸也可通过G1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抗炎作用,说明夜间限时饲喂可以通过改变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昼夜丰度来影响宿主健康状况。随后对空肠钟基因昼夜节律变化分析发现,夜间限时饲喂组与调控脂质吸收相关的RORα和Rev-ERbαmRNA表达量分别在白天11:00和15:00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而在夜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限时饲喂也显著改变了空肠钟基因的昼夜节律。综上所述,限时饲喂养殖模式可以改变生长肉兔肠道健康相关有益微生物昼夜丰度和空肠钟基因昼夜节律变化,改善了生长兔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降低生长肉兔腹泻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