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系统前茬冬小麦耕作方式对稻季甲烷排放的影响

来源 :全国第十四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下游稻麦轮作系统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研究前茬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旋耕和翻耕)对后续稻季甲烷排放的影响,为长江下游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稻麦轮作系统前茬冬小麦采用旋耕方式能有效减少后续稻季甲烷排放。
其他文献
针对水稻机插缺丛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这一生产问题,设计田间模拟亩缺丛率为0(CK)、5%、10%、15%、20%五个处理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田间缺丛点四周水稻的自我调节与补偿能力,及对产量弥补程度,以便为水稻机插高产配套技术提供依据。指出,缺丛5%以下时,可以不用补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当缺丛达到10%以上时,应进行适当补缺,以达增产增效的目的。
本试验研究移栽灵与立丰灵组合在直播稻上的增产抗倒效果,并为寻求和制定直播稻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移栽灵与立丰灵后,植株高度增加,剑叶、倒2叶和倒3叶叶长缩短,叶片宽度增大,叶片与茎秆的夹角增大,改善了植株形态,提高了千粒重和单穗重,因而提高了理论与实际产量,二者均达到显著水平,但适氮与高氮之间差异不显著。
本试验于2009、2010年共4季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以早稻品种两优287和晚稻品种T优207为材料,以期探讨氮素水平对水稻倒伏抗性的影响。
以籼稻(国稻6号)、粳稻(秀水09)两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通气增氧对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和氮代谢生理状况.结果表明,根际通气增氧后,水稻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根长、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吸收面积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2006年以来,项目组通过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结合云南典型的立体生态稻作环境和品种多样性特点,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探明了云南省主要稻区水稻主栽品种的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等基础参数,创立了以均衡施氮和“干湿交替”为主的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氮肥运筹方式下的水稻地上部生理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后期适当增加氮肥的运筹方式(NP)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进一步运用宏蛋白组学的策略探讨氮素调控根际土壤生物学的机制以明确氮肥调控水稻生长的机理。
本文以第30年(1981-2010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数据为分析对象,从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变化的角度,研究该长期定位试验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养分相等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水稻产量,其增产幅度达6. 67%~23. 29%(2010),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以紫云英(早稻基肥
本文以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材料,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稻草烧灰还田+化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化肥4个处理,在氮、磷和钾养分相等条件下研究机械化收割稻草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合理利用稻草资源和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
为进一步探明三角形强化栽培下水稻抗倒伏性与群体质量的关系,本研究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处理,对水稻主要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性及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水稻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性与齐穗期水稻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存在显著或
为调查浙江省水稻的实际生产水平,探讨不同品种和田块产量差异的原因,指导水稻高产栽培,2007-2008年,对浙江省23个水稻主栽品种、236块稻田产量的实际调查。从调研的结果看,目前在浙江的龙游、开化等地的单季籼稻中,密度不足1.0万/667m2的田块占了41.9%,1.0-1.1万的占38.71%,移栽密度高于1.1万/667m2仅占19.4%,这说明浙江省的移栽稻中存在密度过稀、基本苗不足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