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溶氧是鱼池养殖的关键控制因子。精养高产集约化养殖鱼池都采取配置增氧机方式。目前鱼池增氧途径多样化。关于各种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性能的比较研究多数局限于增氧机的短期增氧效果,缺乏增氧机对鱼池溶氧全天调控的认识。本研究在同一口面积0.57 hm2,平均水深2 m的草鱼精养鱼池(鱼种初始放养密度为7.5×104 ind/hmz,规格50~100g/ind)中同时安装了2台叶轮式增氧机(3 kW/unit)、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武汉 430223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武汉 430070
【出 处】
:
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七次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氧是鱼池养殖的关键控制因子。精养高产集约化养殖鱼池都采取配置增氧机方式。目前鱼池增氧途径多样化。关于各种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性能的比较研究多数局限于增氧机的短期增氧效果,缺乏增氧机对鱼池溶氧全天调控的认识。本研究在同一口面积0.57 hm2,平均水深2 m的草鱼精养鱼池(鱼种初始放养密度为7.5×104 ind/hmz,规格50~100g/ind)中同时安装了2台叶轮式增氧机(3 kW/unit)、2台耕水机(40W/unit)和1微孔曝气系统(2.2kw)。试验于夏季高温天气集中调查了该塘中3种不同增氧方式在白天和夜间的增氧效果。叶轮式和微孔式增氧机白天开机时间从12:00~16:00,耕水机白天从8:00~18:00,3种增氧方式夜间开机时间均从0:00~6:00。研究结果表明:白天开启叶轮式增氧机、微孔曝气机和耕水机均能显著降低上下层水体温差,同时也能明显减弱上下层水体氧差,效率是微孔式>耕水机>叶轮式。白天开启增氧机能有效降低上层水体溶氧的过饱和状态,同时也能明显提高凌晨的低溶氧水平,减少鱼浮头风险,以微孔式增氧效果最为明显。白天增氧期间,溶氧水平与温度、光强显著正相关,而受叶绿素a和大气压变异影响较小;上下层水体溶氧在4个试验阶段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温度变异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小。夜间曝气试验结果显示,开启增氧机延缓了鱼池溶氧水平的下降速率,溶氧下降速度依次是耕水机>微孔式>叶轮式。综合节能和增氧效果,在该类养殖环境下白天开机增氧选择耕水机较为合适,而夜闭应急增氧选择叶轮式或微孔式增氧机更可取。
其他文献
2007年,西湖渔获物中,鲢鳙占总产量的92.76%。对主体经济鱼类鳙、青鲫、翘嘴鲌取样分析结果为:1、三者的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如下:鳙鱼:W=0.0251L30124(r=0.9925 N=121)青鲫:W=0.0325L30125(r=0.9917 N=259)翘嘴鲌:W=0.0125L30124(r=0.9907 N=165)2、用yon Bertalanffy方程拟舍得鳙鱼、青鲫、翘嘴
2009年3月、2009年6月~2010年2月,作者在瓯江干流丽水段设3个采样点,每月一次对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标本2 579尾,分别隶属于5目,13科,41属,53种。其中,鲤形目鱼类种数最多,鲤科鱼类37种,占样本总数的69.81%,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鳗鲡目和合鳃鱼目种数较少,仅1种。全年优势种为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大
2004年在福建三都湾采集海水样品9个、沉积物样品11个、养殖鱼类样品31个以及养殖贝类样品4个,进行渔业环境和养殖生物总汞含量测定分析。三都湾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O-015~0.046μg/L,计(0.027±0.009)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55~0.113mg/kg,计(0.074±0.013)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范围在0.004~0.01 mg/kg,计(0.008±0
本文介绍了黄冈市为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所做的大量的工作。通过实施禁渔、增殖放流、灌江纳苗和渔政管理等措施,养护了水生生物资源,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2009年4月、6月和8月,连江县东南部海域贝类生产区海水、表层底泥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环境调查资料,采用贝类生产区域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构成的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对连江县东南部海域56个贝类生产区域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连江县东南部海域56个贝类生产区无一类区,二类区46个,占82.1%(其中2a类区14个、2b类区24个、2c类区8个),总面积2978hm2;
本文在2007~2010年对西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进行相应的渔业评价,结果表明:一、西湖湖水清澈,透明度较高,年平均为79.2cm,溶解氧丰富,水呈弱碱性;二、水体中氮磷比例平衡,基本控制在20:1左右;三、水体中的各类指标含量均达Ⅲ类渔业水质标准,有些月份甚至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四、根据湖泊营养类型划分标准西湖目前属于中富营养类型湖泊。综合全文所有数据,可以发现,西湖通过运用能
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综合性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渔业水质标准制度、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赔偿制度、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预防、补救和赔偿制度等专门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与《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中有关
基于2010年南方特大洪灾对渔业生产、渔业资源造成的惨重损失,笔者即在洪灾发生后短短几天对洪灾过后南方渔业可持续发展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领导建言献策,共提出9条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特别是”切实保护洪灾中进入自然水域水产动物群体成活繁衍,促使洪灾转化为洪利”乃属国内首倡,对2010年乃至今后若干年洪灾过后南方诸省科学开展渔业生产自救、科学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科学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2010年在一口6670m2鱼池中设置6m2网箱130口养殖黄鳝。取得很好的效益,经120d左右养殖,总产商品鳝鱼4485kg,平均规格141g/尾,成活率89%,总产值18,8,370元,总利润8.2万元。(黄鳝利润7.1万元,常规鱼类利润1.1万元)每箱平均产量34.5kg,产值1449元,利润545.2元。本文从网箱健康养殖角度对箱内水环境调控,生态环境模拟及病害防治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在养鱼水面进行岸上养鸭,水下养鱼,鱼鸭共生,形成良性循环。鱼鸭结合,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解决了单一养鸭鸭粪污染环境问题和养鱼大量投饵、施肥污染水体问题。实现养鱼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养殖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