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乙酰化酶调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二次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一曲古抑菌素A(TSA)及地塞米松(Dx)对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差异,深入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调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BALB/C小鼠通过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经鼻滴注激发造成哮喘模型;Dx治疗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予以Dx 1.5mg/kg(0.2 ml)腹腔注射:TSA治疗组1mg,/kg腹腔注射0.2 ml,末次激发24小时后测定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测定血浆及左肺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以及IFN—γ水平,血细胞及BALF沉淀wright—Gierm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右上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 结果:TSA及Dx均显著缓解小鼠的哮喘症状,改善气道高阻力及顺应性(P<0.05),TSA改善值优于Dx(但组间差异:P>0.05)。TSA抑制BAL.F中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弱于Dx(P<0.05)。Dx以及TSA均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但都缺乏升高IFN—γ的作用。 结论:HDAC通过抑制GM-CSF等因子的表达减少哮喘外周血及BALF中的炎症细胞,其抑制IL-4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作用与炎症的时相有关。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则通过减少VGEF以及EGFR表达,改善哮喘的病理表现、气道顺应性和阻力及粘液高分泌。
其他文献
本文对PET在NSCLC患者术前N分期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对术前NSCLC患者纵隔LA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85.7%,特异性约为93.7%,准确率约为91.9%。PET对术前NSCLC患者肺门LN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54.2%,特异性约为89.5%,准确率约为75.8%。
文章对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烧伤并发症专题进行了总结.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不同时间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成年后气道哮喘炎症的影响,以及调节性T细胞和共刺激分子CD28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出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变应原接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变应原接触组分别于出生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给予皮下注射OVA1mg(含氢氧化铝凝胶5mg)。大鼠饲养至6周龄后,除
目前公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本质是由于存在Th1/Th2免疫反应失衡导致以Th2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在抗原递呈过程中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s)和T细胞所处的细胞因子微环境是决定T细胞Th1/Th2分化方向的关键因素,在此环镜中IL-12与IFN-γ使初始辅助性T细胞向Th1极化。如能提高抗原递呈过程中DCs和T细胞所处细胞因子微环境中的IFN-γ,可能会逆转Th2免疫
目的:探讨早期多次接种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是否伴随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BCG(接种)组和对照组。BCG组在出生后第0、7、14天分别接种BCG,而OVA和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从第6周起,按照程序予OVA和BCG组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处理。小鼠处死后,检测支气管肺
目的:进行变应原终点滴定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精确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ilotherapy,AIT)的起始浓度,提高AIT的安全系数。方法:在变应原皮肤试验基础上选择变态反应门诊病人163例,选择对象均为变应原皮试反应.结果:在(++)以上者。进行了7种变应原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终点滴定皮肤试验。创造了以常规脱敏起始浓度为终点滴定皮试第一针的“快速达到终点法”。如变应
目的:通过对短期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来探讨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两组均常规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2mg(4ml)+博利康尼5mg(2ml)平静呼吸时氧气雾化吸入,每天2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的:评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患者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北京市六所大型教学医院的呼吸科医生以面对面方式连续不加选择地问卷调查各自医院门诊成年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比较以“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教育管理哮喘患者的人民医院(教育组)和对患者未进行系统教育管理的北京市城区总体(对照组)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教育组100例,对照组427例。教育组哮喘控制测试(ACT)
探讨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诊断。选用上海地区常见的4种吸入性花粉抗原,分别对花粉过敏性哮喘、非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及健康成人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lgE)测定,并与皮肤挑刺试验(skin prJck tests,SPT)、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s,BP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花粉过敏组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花粉过敏组及健康组(p<0.0
目的:观察和比较致敏小鼠及正常小鼠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及CD4+CD25+Foxp3+T数量的差异及大剂量过敏原在体外的作用。方法:流式检测致敏及正常对照小鼠脾脏DC表面分子CD11c、MHCII、CD80、CD86表达。分离致敏及正常对照小鼠CD4+T细胞,流式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的数量。致敏小鼠脾脏Dc、CD4+T细胞与10mg/ml OVA或生理盐水共培养后,流式检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