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早期PT(运动疗法)介入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分别采用PT结合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论:早期PT介入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偏瘫的病残程度。
【机 构】
: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辽宁沈阳市,110002
【出 处】
:
21世纪首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早期PT(运动疗法)介入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分别采用PT结合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论:早期PT介入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偏瘫的病残程度。
其他文献
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表明,性乱是感染梅毒的主要途径,为了解献血者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阳性者与行为的关系,本文介绍了作者于2003年1月1日~2003年7月10日,对TP-ELISA(阳性)的98名无偿献血者进行电话反馈和指导复检的结果,浅谈了反馈情况,分析了传播途径。
卖淫嫖娼人员中的艾滋病性病流行情况,一直倍受关注,为了更好地掌握北京地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性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这种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期间对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卖淫嫖娼人员进行的艾滋病性病监测结果,指出控制传染源是控制性病的重要措施,妇教所、拘留所的卖淫漂客人员是性病的传染源,加强该类人员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安全套
HIV抗体快速诊断方法是目前常用的HIV抗体检测方法之一。有免疫斑点、免疫层析及凝集试验,主要包括硒标记法、金标记法和凝集(明胶颗粒凝集、乳胶凝集和自身红细胞凝集)法。本文介绍了HIV快速检测试剂的原理及判定标准,阐述了国内市场上可以得到的HIV快速诊断试剂,浅谈了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2003年HIV抗体诊断试剂评估结果,探讨了快速试剂的联合应用在HIV诊断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臭氧层的破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接受紫外线(UV)照射量逐渐增加。皮肤肿瘤、皮肤光老化及其他光敏性皮肤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皮肤科学者日益重视UV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与皮肤癌、皮肤光老化的关系,浅谈了通过防光剂预防光照相关性的皮肤疾病。
特应性皮炎(AD)的病因未明,其发病似由生活环境、遗传、免疫、生理和药理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定。AD的发病机制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过敏原、血清1gE水平、致瘙痒性介质、对特殊病毒、细菌或真菌抗原成分的易感性增加、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和β肾上腺素能反应的异常。发病时I临床表现多样性、皮损形态的差异和不断变化,是发病机制复杂性的表现。本文介绍了发病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影响的因素,阐述了IgE和变应原的作用,浅谈
二期神经梅毒由于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在全身播散后出现各种症状及体征,除表现皮肤黏膜损害外,梅毒螺旋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神经系统病变。本文介绍了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阐述了神经梅毒诊断要点,分析了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法,浅谈了随访的结果。
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上升趋势明显,全国低流行与局部高流行并存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吸毒传播和既往有偿采供血传播。本文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艾滋病(AIDS)流行特点,阐述了中国HIV/AIDS人群的感染途径,分析了中国HIV/AIDS治疗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预防和控制HIV/AIDS的前景。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疗法在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方法:经体表照射星状神经节、腰交感神经节、与痛区相关的神经根和局部痛区。研究结果:治疗各种疼痛380例,总有效率77%-99%,优良率46%-83%。其中治疗顽固性截瘫性神经痛、脑卒中和脑外伤后的疼痛、截肢后残端痛和周围性神经痛216例,总有效率86%-96%,优良率50%-74%。研究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疗法作为一种新的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骨盆训练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优良率93.3%,骨盆训练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结论: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
Bobath方法是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研究出来治疗小儿脑瘫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方法,并经过了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主要就应用Bobath方法治疗偏瘫临床体会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