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虾是甲壳动物的代表类群,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然而,由于种质资源退化、病害频发等因素,致使对虾养殖业严重受挫。归根结底,正是由于对虾的相关基础研究匮乏,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对虾产业。本实验室利用454测序和solexa测序等二代测序技术以及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别对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等重要经济对虾进行了高通量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获得了海量的对虾组学数据信息,以期探索对虾病害爆发的分子机制及开展对虾病害免疫防治和对虾抗病选育的研究。WSSV是对虾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原之一。运用比较转录组、比较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对比分析了处于WSSV潜伏感染和急性感染时期中国明对虾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在比较转录组中,共筛选出800余条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显示,WSSV急性感染对虾样品中共获得118个显著上调表达的蛋白和122个显著下调表达的蛋白。关联分析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表明,WSSV急性感染对虾中细胞吞噬作用被激活,而细胞凋亡过程受到抑制。利用以上组学数据信息,我们筛选到中国明对虾中存在的7种ALF,它们对WSSV及细菌性病原的感染均具有明显的响应。利用体外合成的策略,获得7种ALF的功能域LBD多肽及它们的结构改造多肽,分别分析了它们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并研究了其活性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LBD多肽中的二硫键和碱性氨基酸是发挥抗菌活性的关键因子,而赖氨酸是发挥抗WSSV活性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抗菌抗病毒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另外,为寻找对虾与抗WSSV相关的遗传标记,我们进一步对凡纳滨对虾ALF基因的SNP位点与WSSV抗性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与WSSV抗性相关的SNP标记,在对虾的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