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本实验组开发的梯度间歇曝氧新技术,从太湖湖滨带沉积物中成功筛选出土著兼性厌氧菌群,并对分离出的菌种进行了菌种性质的鉴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结果显示:梯度间歇曝氧法是非常有效的,经过多次划线分离纯化出了3株菌(分别命名为FA4,FA10,FA14).梯度间歇曝氧法不同初始曝氧时间对严格好氧菌和严格厌氧菌菌群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兼性厌氧菌菌群数产生了显著影响,初始曝氧时间为8h最佳.菌种FA4、
【机 构】
:
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邯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中心 北京 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本实验组开发的梯度间歇曝氧新技术,从太湖湖滨带沉积物中成功筛选出土著兼性厌氧菌群,并对分离出的菌种进行了菌种性质的鉴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结果显示:梯度间歇曝氧法是非常有效的,经过多次划线分离纯化出了3株菌(分别命名为FA4,FA10,FA14).梯度间歇曝氧法不同初始曝氧时间对严格好氧菌和严格厌氧菌菌群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兼性厌氧菌菌群数产生了显著影响,初始曝氧时间为8h最佳.菌种FA4、FA10和FA14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且都为兼性厌氧菌,16S rDNA鉴定结果分别为Pseudomonas sp.,Flavobacteriaceae bacterium和Haematobacter sp..菌种FA4、FA10、FA14和FAG(菌群)达到对数期的时间分别为8h、36h、68h和8h.
其他文献
渭河流域水治理,通过政府监管和硬件基础设施管理与软件科技监控等,实现根本改善流域水环境。硬性监管,通过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关停流域重点污染企业、通过污染补偿金和跨区域生态补偿和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开展全流域生态治理。通过“环保天眼”工程和软件配套工程,完善流域水环境的监控和纳污力核算与总量相结合,建立流域排污权交易系统,完善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并通过综合预警预测及生态评估系统,建立渭河流域
文章介绍了近半个世纪来苏南太湖水体环境变化趋势及与流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分析了太湖流域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战略转变的措施。
2006~2009年渤海湾天津临港工业区进行了围海造陆工程,每年4月份对其周围海域8个站位进行了浮游动物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获得浮游动物11种,优势种是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每年的平均生物密度分别为77.5 ind/m3、10.97 ind/m3、11.73 in
分析比较了北方寒冷地区牡丹江市南湖水系生态修复前后氮磷指标及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得出,氮、磷指标显示南湖水系生态修复前后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数量显示南湖水系7月、10月为富营养型,8月和9月为中营养型;不同月份生物量组成显示7月和9月属贫、中营养,10月属贫营养,8月属极度富营养。研究期间,南湖水系并未出现大面积的“水华”现象,现有的氮磷指标对水体营养状态的标准并不适合南湖水系,生物指标
采用微电流电解法处理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重点研究电解对藻的持续抑制效能。结果表明:阳极材料对电解持续抑藻效果影响较大,4种材料效果依次为:钌钛>铂钛>不锈钢>铱钛;阴极材料对电解持续抑藻的效果影响较小;选择钌钛作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解结束后藻液pH比电解前升高,在电解后培养过程中若藻的生长受到完全抑制,则藻液pH会逐渐降低并趋于中性;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对持续抑藻效能影响较大,20min的电解时间
为研发一种新型高效的湿地基质填料,将电厂粉煤灰与土壤按不同质量比例掺混改性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灰土掺混比对污水中总氮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维持在21.78%~60.78%;对总磷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85%以上,其中灰土比3∶7组别对总磷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9.07%.灰土掺混比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维持在25.92%~43.79%;对COD有一定的去除效
本文根据生态学生态位理论,从整体控制思想出发,提出了水华发生、发展的生态空间概念和控制水华的生态割草工艺。概念包含水华发生发展的生态空间的大小决定水华藻类发展的规模。生态空间概念结合生态恢复方法则成为控制湖泊水库水华发生发展的一项极具生态学意义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这种水华控制在时空性、规模性和物质基础等方面体现出的重要特性。通过生态恢复,发展大型稳定的水生植物,使水体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
本文针对中国东海两种重要赤潮肇事生物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进行了磷限制下种间竞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种培养时,磷限制对不同起始细胞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混合培养中,细胞起始接种密度不会影响种间竞争结果,在三种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下都是东海原甲藻为优势种,而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竞争中
通过现场调研、试验分析法及空间插值分析法对星云湖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星云湖表层水体各形态磷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磷的浓度总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的趋势;底层水体各形态磷空间差异较小;全湖无明显变化.2)表层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占总磷的64.61%~ 90.79%,呈现南部、北部偏高、中部及东部相对较低的趋势.无机磷中各形态磷的含量
通过分析经历了完整反季节干湿交替周期的三峡库区消落区落干期沉积物中磷酸盐的含量变化及形态分布特征,揭示了消落区沉积物磷的源汇转化趋势。结果表明:首次经历完整逆季节干湿交替的消落区宏观上表现出沉积物总磷累积,但覆水沉积物总磷(TP)>落干沉积物TP,表明夏季水库开闸放水排沙,且消落区夏季落干期降雨资源丰富,有利于落干消落区表层沉积物被冲刷排除。有机磷(Or-P)含量升高是导致首次经历完整逆季节干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