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战国、秦汉时期,往往将长城统称为塞或障塞,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兴筑的赵北长城,称"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22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后"因河为塞";23汉武帝派遣苏建"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24等等,都是指长城,也称做塞墙。在长城沿线的山谷口或平川地带每隔数十里兴筑的小城,称为障,由候官驻守,故又称为候城。在山中兴筑的瞭望和防守据点,叫做亭。在重要交通要道上兴筑的据点,有时也称为关。而在重要山谷口和交通要道上兴筑的防守据点往往也称作塞。在长城沿线及各城障之间,筑有一系列的互相可以瞭见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