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ka以来西风和季风的强弱演替:来自青藏高原北部令戈错的记录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与亚洲季风是控制中亚地区干旱化和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西风和季风强弱演替的历史尚不明确.藏北高原位于亚洲季风北上的边界附近,是研究西风与季风的进退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利用藏北高原令戈错湖芯饱和脂肪酸单体氢同位素、介形虫氧同位素、粒度、烧失量等记录重建了26ka以来藏北高原气候变化,并讨论了西风与季风的强弱变化.结果表明:15.5ka之前,令戈错湖泊维持在较低水位,分成物质占到较高比例,陆地生产力较低,反映寒冷干旱的气候;15.5-12.5kaBP,湖泊水位上涨明显,风成物质含量降低,同时陆地生产力增加,可能对应着B-A暖期;12.5-10kaBP,风成物质含量较低且生产力较低,湖泊蒸发加强,反映了温暖干燥的环境;10-8ka,湖泊水位升高,风成物质所占比例极小,生产力达到最高,反映了暖湿的环境;8ka至今湖泊水位逐渐降低,风成物质比例逐渐升高,在4.5-2.5kaBP存在着较湿润的间隔.对比研究青藏高原其他记录表明,末次冰期令戈错盆地气候变化主要由西风控制.然而,全新世时期令戈错的气候变化并不单纯受控于季风强度变化.具体地,在全新世最适宜期出现在~ 10-8kaBP之间,~4.5-2kaBP的湿润时期可能也与西风携带水汽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风挡部件为例,借助MSC/DYTRAN软件,应用动力学理论和流固耦合方法对该部件进行了一系列鸟撞分析。在鸟撞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应变率、温度、鸟体剪切刚度、非均匀厚度、气动载荷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设计,成功的预测了该部件的鸟撞试验指标。
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对炸药条加载模拟X射线力学效应的等效性研究成果。通过流固耦合模拟、解耦分析和试验验证,建立了炸药条加载试验的解耦分析方法。依据叠加原理,利用坐标旋转和线性叠加,建立了旋转相似载荷下轴对称结构弹性响应分析的快速算法——旋转叠加法。采用解耦分析与旋转叠加法相结合,多工况分析的效率得到10万倍以上的提高,从而针对炸药条和X射线载荷加载圆柱壳,进行了6万余万种工况的数值试验,获得了
生物硅是一种来源于硅藻、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硅质生物的无定形硅。湖泊沉积物生物硅被认为是反映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不同湖泊由于气候条件、流域植被覆盖、基岩等存在诸多不同,其生物硅记录环境/气候变化的过程有所差异,生物硅指示的环境/气候意义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调查不同湖泊生物硅含量变化的普遍规律以利于深入研究其指示意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我国东北、北部及西北、西南地区的十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arly Holocene (from 11.5 to 7.9 kcal years BP) diatom sedimentary record of Lake Xiaolongwan, a small and relatively shallow maar lake located in the Longgang volcanic field
会议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分为三部分:东部天山、中部天山和西部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别坐落于天山的北部和南部.北坡研究区位于天山北麓中段部分,西起新疆塔城地区的乌苏市、东到昌吉州的木垒县,东西长约500km.南坡研究区位于天山南坡中段部分,范围从新疆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地区到吐鲁番的艾丁湖,东西长约430km.研究区南北跨度约200km.
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尤其是在当前人类世人类活动加剧改变全球环境的背景下的响应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深入理解这一关系对西藏安全屏障的战略部署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我们选择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咸水湖泊达则错进行研究,达则错是一个典型的半对流型湖泊,现代湖泊调查表明该湖泊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是西藏潘。我们利用达则错重力钻沉积物岩芯中重建了三类记录,1)气候记录:基于长链不饱和烯酮化合物的温度变化记录
会议
基于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WXB07-4的20个平均定年误差为±25 a的高精度230Th绝对定年和619个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早中全新世8850 a BP-5000 a BP的万象洞石笋平均分辨率约6 a的东亚夏季风变化序列,确定了由洞穴石笋建立的东亚夏季风指标的年代模型、变化模式和变化幅度,并对比亚洲季风区典型洞穴石笋记录,试图对季风变化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复杂,伴随着几次较大的气候波动,但不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一样。山东位于我国现代季风的中部,地处海陆交接过渡地带,是东亚季风常年的活动场所,对华北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很多学者主要集中研究该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对本地区湖泊沉积物研究甚少,不利于恢复山东古气候的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山东唐王剖面沉积物粒度的分析,利用沉积物粒度多种参数判断沉积物类型、物源和沉积
研究发现近百年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增温明显,活性氮(Nr)沉降速率高(约40 kg ha-1 yr-1),对全球环境变化极其敏感。然而目前对这些环境压力下,生态变化的程度和时间尺度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探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是否发生明显的生态变化,并与过去200年在欧洲和北美洲发生的生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选择了四川西部2个位于树线以上的小型湖泊(沙德错和月亮湖),通过对钻孔沉积物进行210
本文展示了东亚年纹层玛珥湖5350年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该孢粉记录反映了植被垂直分带和温度变化的动力过程。松属和栎属孢粉百分含量/浓度的谱分析和温度代用指标揭示出过去5350年约500年准周期的冷暖变化。东亚500年周期的气候变化出现于中-晚全新世以及人类驱动主导的最近150年。这一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500年周期变化和格陵兰温度变化几乎同相位,表明太阳能量输出的500年小幅变化在东亚中-晚全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