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循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同时又是潜在最大的碳排放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森林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是全球碳循环系统性机理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基因和酶学水平碳同化(cbbL/M、CODH、Pcc/Acc)和有机碳代谢(glx、lip、mnp、lcc)相关分子标记.分析了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和植被破坏对土壤碳源-碳汇平衡造成影响的生态学机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源"与"汇"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2000-2015年香港地区的臭氧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KZ滤波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臭氧长期变化趋势与不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外界输送、区域前体物排放变化共同造成了2000-2015年期间臭氧浓度的增长趋势,气象因素加重了臭氧浓度的增长趋势.气象因素对臭氧浓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2007年之前属于气象有利影响期,气象因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地面臭氧浓度;20
本文利用嵌入式远程无线监控设备实验研究了某殡仪馆遗物祭品焚烧炉再燃室温度的变化特性.通过对再燃室风路和油路进行远程无线控制,实现对实验现场焚烧炉设备再燃室的供风量与供油量的调节及设定,同时利用监控设备实时采集再燃室室内温度信息并上传至实验室服务器,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供风量及供油量组合时焚烧炉再燃室内部温度变化的相关规律,为进一步对焚烧炉再燃室及焚烧炉设备本身的温度特性及燃烧特性进行
灰霾不仅是污染现象,而且是一种典型的灾害性极端天气.重污染霾天气发生与人为活动排放、气象条件、污染物的大气二次转化等密切相关,其对能见度、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大气过程甚至区域气候等产生重要影响.细颗粒物是霾的最主要污染物,特别是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霾污染的颗粒物会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而造成地面降温,并通过大气沉降磨损、脏污、侵蚀和腐蚀户外的建筑和设施.
一种具有可原位再生活性炭的可调式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壳和控制单元,外壳两端分别设进气口、出气口,外壳内有光催化处理单元、活性炭过滤处理单元,进气口、出气口设进气检测传感器、出气检测传感器;对活性炭过滤处理单元设再生药剂喷淋单元、废液收集器、蒸汽发生单元;控制单元连接进气检测传感器、出气检测传感器、光催化处理单元、再生药剂喷淋单元、蒸汽发生单元;藉此,控制单元按需实时控制光催化处理单元工作组数,灵活
乐善橡胶坝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侧的潮白新河干流上,始建于1989年,主要功能为蓄淡防咸、调济水源.现因宁河区缺水严重,且区域内没有其他蓄水工程,导致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水量不足,水源季节性短缺,无补充水源保证,湿地面临逐年退化的危机.加之乐善橡胶坝工程安全需要,实施该工程的更新改造.乐善橡胶坝更新改建完成后,蓄水能力增加2212万m2.潮白新河蓄水量增加,进一步解决了七里海湿地生态功能弱化、生物物
在落叶松林的恢复与重建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与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林隙大小的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落叶松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林隙大小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中林隙(50-100m2)下植被组成高于小林隙(<50m2)、大林隙(>100m2)和非林隙.②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都在不断波动,其变化
利用MIKE21模型在莱州湾建立潮流二维数学模型,对某海上风电工程建设前后流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经检验,潮位与潮流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本次所建立的水动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区域的实际情况,桩基附近的海流平均流速呈减小的趋势,工程区域内流场变化较小,靠近桩基部分的海流平均流速减小幅度较大,工程区外附近海域几乎不受影响.工程的建设基本不影响莱州湾水动力环境.
中国油页岩储备量大,油页岩提炼页岩油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其产生的废弃物也是很宝贵的资源,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农业肥料、回填矿坑、烧结砖、制备陶粒、处理废水和废气等资源、化利用.本文主要概述了油页岩提炼页岩油的方法及油页岩渣的利用现状,并对油页岩废渣制备生物陶粒案例进行梳理,为油页岩废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介绍了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技术,应用于城镇居民集中区黑臭河道生态修复系统.针对无锡唐周巷洪河道居民集中区可用地较少、排口来水复杂、水质较差的特征,设计了生物膜、重建生物群落联合修复技术的黑臭河道生态修复工艺,能有效改善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道的水质.该系统实现了河道常年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同时解决了周边百姓因农耕行为对河道沿线景观的破坏,并为沿岸百姓提
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生态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并耦合渤海湾水动力学模型.依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利用该有机碳循环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有机碳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结果显示,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mmol C/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mg/m3/a;通过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