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为《和剂局方》所载,方药组成有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其功效有芳香化湿、解毒和中、理气消滞之用。主治外感风邪、内伤湿滞之证。多年来笔者在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因风感外邪、湿浊蕴结、痰湿中阻、气滞不畅所致五官清窍失利等诸多病症患者,每每采用辩证施治收效甚佳,颇有心悟,现总结体会。
目的观察加减益气聪明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加减益气聪明汤同时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37例予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复合维生素B。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结果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减益气聪明汤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疗效。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及其与肾虚血瘀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维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120例,其中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73例,非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47例,并收集健康人100例作对照。采取外周血,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进行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的直接检测。结果:A3243G突变在耳聋组及对照组均未检出,仅在对照组检出T3290C突变1例。
突发性耳聋(SHL)是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感音神经听力损失,属于耳科的常见病。起病突然,迅速加重,若不及时施以有效治疗,往往恢复较差。SHL病因复杂,学术界认识不一,因此治疗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目前主要以改善内耳微循环来促进听力恢复。突发性聋在中医又称之为“暴聋”、“猝聋”,虽然病因不明,但根据临床观察,其发病前多有外感病史或情绪波动,结合其发病特点,余认为其病机应为外邪侵袭,郁闭气机;或因情志
目的:观察谢强转移兴奋灶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转移兴奋灶针灸法治疗(试验组)40耳,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0耳,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5%,经spss10.0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
目的:评价耳鸣消口服液治疗耳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90耳和对照组40例45耳,分别采用耳鸣消口服液和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制剂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耳鸣消口服液治疗耳鸣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的基本数据,探讨眩晕发病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获得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以眩晕/头昏为主诉患者的临床问诊及前庭功能检查资料。结果:年龄16~82岁,平均54岁,50~60岁达到高峰。男性78例(31.2%),女性172例(68.8%),男女比值比为1∶2.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突发神经性耳聋亦可合并前庭功能病变,且多为同侧。结论:眩晕随着年
目的:以安慰剂对照,评价中医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研究,样本量100例(1:1),疗程4周。结果: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中药组和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温阳方是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的有效方剂,有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固定后动物胚胎透明标本的骨骼染色方法。方法:胚胎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再流水冲洗,入甲苯胺蓝染液、2%氢氧化钾溶液、0.001%茜素红氢氧化钾溶液,再入甘油。结果:胚胎标本的软骨染成蓝色,成骨染成红色,软组织无色。结论:本实验方法适用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固定后胚胎的骨骼标本染色。
在解剖技术领域,管道铸型是一项较难完成的标本制作方法。本文介绍的这例新生儿血管铸型标本展示的是新生儿各器官内血管立体构筑和新生儿血液循环的特点。